沃新书屋 -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简明读本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3 14:23:23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简明读本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简明读本精美图片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简明读本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提倡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特别是青年学习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用科学理论塑造自己的革命世界观,自觉抵制一切歪理邪说内容,通俗易懂,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研习。

书籍目录:

目 录 总论 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伟大贡献 上 篇 辩证唯物主义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 第一节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一 哲学物质观的形成及其发展 二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三 物质范畴在现代科学中不断深化 第二节 运动、时间和空间 一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二 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多样性 三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四 物质世界时间空间的无限性 第三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 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层次 二 人与自然的统一 三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章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第一节 意识的起源 一 人类意识产生的自然基础 二 人类意识产生的社会基础 三 人类意识的神经生理基础 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 一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二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三 人类意识领域的不断扩展 第三节 意识的作用 一 意识与实践活动的关系 二 意识的基本特征 三 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与发展的科学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 一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二 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三 辩证联系与实践和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 世界的运动发展 一 运动、变化、发展 二 现实世界发展方向性的表现 三 发展的观点与革命实践 第三节 普遍联系和科学发展 一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二 联系与发展统一的环节和形式 三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四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对立统一规律 一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二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 对立统一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二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 质量度 二 量变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三 量变质变规律的普遍性和具体表现中的复 杂性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 肯定与否定 二 否定之否定 三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五章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 第一节 原因和结果 一 因果关系的特征及其辩证关系 二 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和多样性 第二节 必然和偶然 一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基本含义 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第三节 可能和现实 一 可能和现实及其相互关系 二 可能变为现实的过程及其条件 第四节 形式和内容 一 形式和内容的含义及特征 二 形式和内容的辩证关系 第五节 现象和本质 一 现象和本质及其辩证关系 二 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科学方法 第六章 认识与实践 第一节 认识的发生和发展 一 认识从实践中发生 二 实践推动认识发展 三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及认识对实践的 反作用 第二节 认识的本质 一 在认识领域始终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 识路线 二 认识是主体思维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 信息反映建构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辩证运动 一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二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三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法则: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 第七章 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 第一节 辩证思维的逻辑 一 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 二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 三 辩证法、认识论 逻辑学的一致性 第二节 辩证思维的形式 一 概念 二 判断 三 推理 四 假说 第三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 归纳与演绎 二 分析与综合 三 抽象与具体 四 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 第八章 真理和价值 第一节 真理 一 客观真理 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 第二节 价值 一 价值的客观本质 二 价值的主体性特征 三 价值与评价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 一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 二 真理与价值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三 真善美和自由 下 篇 历史唯物主义 第九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社会历史观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社会历史观的 基本问题 二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及其根本 缺陷 三 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的根本变革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一 自然和社会 二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三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的一般过程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一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 二 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 三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方法论意义 第十章 社会基本矛盾 第一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一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二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三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 第二节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一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二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三 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三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一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构成社会发展的一般 过程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 三 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 有之义 第十一章 阶级 国家 革命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 一 阶级的起源和实质 二 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第二节 国家与革命 一 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二 国家的职能 三 革命的实质和类型 第三节 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一 阶级的消灭必须经过人民民主专政 二 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 三 社会管理的发展和国家的消亡 第十二章 社会意识及其形式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构成 一 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二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节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 一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特点 二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相互联系 第三节 社会意识的特点、作用和不断进步的一般 过程 一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二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三 社会意识的进步和社会的精神文明 第十三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 在对待人民群众作用的问题上两种对立的 历史观 二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三 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 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 历史人物的社会制约性 三 无产阶级领袖的伟大作用 第三节 人民群众与个人的关系 一 个人与集体 二 领袖与群众 三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第十四章 社会文明和人类解放 第一节 历史进步和社会文明 一 社会历史的进步趋势 二 社会文明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一 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 二 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解放

作者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引人入胜(169+)
  • 学生(692+)
  • 清晰(332+)
  • 考证(862+)
  • 绝版(829+)
  • 破损(228+)
  • 珍藏(796+)
  • MOBI(460+)
  • 学者(732+)
  • 优质(762+)
  • 惊喜(270+)
  • 深度(786+)
  • 高亮(693+)
  • 多格式(940+)
  • 结构松散(641+)
  • 精校(172+)
  • 无损(199+)
  • 双语(894+)
  • 朗读(292+)

下载评论

  • 郗***兰: ( 2024-06-15 11:36:43 )

    网站体验不错

  • 用户1733621196: ( 2024-12-08 09:26:36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PDF/AZW3格式导出,操作便捷。

  • 用户1719176711: ( 2024-06-24 05:05:11 )

    优质版本学术资源,PDF/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24188624: ( 2024-08-21 05:17:04 )

    极速下载EPUB/AZW3文件,无损报告推荐收藏,体验良好。

  • 用户1717049615: ( 2024-05-30 14:13:35 )

    多格式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AZW3/TXT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