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 著
人物简介:
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因提倡文学改良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是第一位提倡白话文、新诗的学者,致力于推翻二千多年的文言文,与陈独秀同为五四运动的轴心人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1919年被选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委员,同年接办《每周评论》。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1924年创办《现代评论》。1932年创办《独立评论》。1945年3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1949年1月,被聘为总统府资政。曾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著有《中国古代哲学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存》《尝试集》《中国哲学史大纲》等书。胡适兴趣广泛,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1939年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
白话文学史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1928年6月新月书店初版,24开,精平装两种,正文478页,"序""目"各16页,"引子"7页,"勘误"6页,约200千字。至1933年2月印行六版。 1934年10月商务印书馆再版,1938年5月四版,408页。1969年台湾"胡适纪念馆"重印本书时, 还附上影印的补订(见日文《中国学艺大事典》)。 本次影印本是根据1928年上海新月书店初版(上卷)本影印。
本书分两编,第一编唐以前,从一章到十章,第二编是唐朝(上),从十一章到十六章,卷前是"引子"。本书用现代科学方法对我国的白话文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对各个领域的白话文学均有阐述。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