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时间与温度 - 作者:黄闰雅

黄闰雅

人物简介:

编著者 巫鸿 Wu Hung 著名美术史家、艺评家、策展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现任芝加哥大学美术史系和东亚语言文化系讲座教授、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中国古代美术和建筑中的“纪念碑性”》《重屏:中国绘画的媒介和表现》《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废墟的故事: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空间”的美术史》《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空间的敦煌:走进莫高窟》《中国绘画:远古至唐》《中国绘画:五代至南宋》《天人之际:考古美术视野中的山水》等。 作者 朱良志 Zhu Liangzhi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画院传统绘画研究中心主任,曾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级研究员。在美学、中国哲学、中国传统艺术研究方面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出版的《南画十六观》《石涛研究》《八大山人研究》为学界所重。 黄闰雅 Yoonah Hwang 西维尔学院的艺术史助理教授,南加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要研究中国的佛教艺术和物质文化,从全球视角探索纺织品生产、仪式、物质性以及艺术实践和交流之间的联系。 施纯琳 Catherine Stuer 丹尼森大学副教授,芝加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台湾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古代至20 世纪早期的中国视觉和物质文化,亚洲、中国和日本艺术史和视觉文化。 贾薇 Jia Wei 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馆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清代宫廷陈设及家具史,近两年侧重于对宫廷女性空间的梳理与探讨。

时间与温度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中国材质艺术”丛书以专题分析的方式,针对中国艺术中的各种材质,展示不同材料的开发和使用在中国美术史中的重要性。本书涵盖从古到今的广阔幅度,在增加材料种类的同时,引入更多的研究角度和观念。内容包含了有包浆的古物、绘有图像的“长幡”、漆器、树木的“瘿”,还有当代艺术家尹秀珍对不同类型的材质的探索。这些材料可说是时间之物、有温度之物,时间和温度是理解这些特殊“文化材质”的核心因素。

收藏人数最多的作品

>>>查看黄闰雅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