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從搖籃到搖籃 - 出版社: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野人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社信息:

类型:

成立时间:

出版社特色:

出版社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從搖籃到搖籃书籍相关信息

從搖籃到搖籃精美图片

内容简介:

【97 年1月誠品選書】這部震撼全球環保與商業界的經典作品,分析工業革命以來產業生產的核心錯誤,主張在自然與人類體系相互關連的世界裡,由可再生能源做為動力;亦即我們生產的一切都在安全健康的生物圈和技術圈裡流動,得到良好公平的利用,並為所有的生物謀利。這不只是紙上談兵的空想,因為福特即將推出由大豆與玉米所造的汽車,NIKE已設計出可回收的球鞋……在「從搖籃到搖籃」的模式中,資源與材料可在工業圈中無止盡的循環利用,也不會傷害環境與健康,更為逐漸興起的綠色工業設計圈樹立良好典範。 ■推薦理由:與高爾同獲《時代雜誌》環保英雄的兩位作者,共同為企業創造出具備生態智能的設計。布萊德.彼特稱「每個人一生必讀的書」,史蒂芬.史匹柏捐款兩百萬美金表示支持,並將著手拍攝相關紀錄片。 ◎聯合推薦 經濟部次長/施顏祥 工業局局長/陳昭義 企業永續發展協會祕書長/黃正忠 政大NPO-EMBA召集人/黃秉德 台達電子公司、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 好的設計就像大自然,沒有浪費這回事! 想像一下,河流想要怎樣的肥皂?櫻桃樹又會怎樣設計一棟房子? 在大自然裡,沒有需要丟棄的東西——當一棵櫻桃樹開滿花朵、而這些花朵又紛紛落地時,沒有人會覺得資源被浪費了——因為所有枯枝、落葉、落花,都將回到土壤,再度成為養分,培育出新的花朵和果實。 如果人類社會是由櫻桃樹所繁衍的,世界將會是怎樣的情景?那樣一來,我們所思考的,將不再是如何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如何減少資源的浪費、如何減少廢棄物的排放...;而是回到源頭去想,如何從一開始,就像棵櫻桃樹一樣,縱然繁花落盡,卻依然生生不息。 只要所有事物的設計,都依循「從搖籃到搖籃」概念,而不是一生產出來,就走向墳墓!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大自然的資源一經開採,就注定了一條直線的「從搖籃到墳墓」之路:加工、製造、使用、拋棄、污染。而如今,搖籃到搖籃的設計(C2C design)觀點,為我們帶來第二次工業革命!無論是產品的材質、設計乃至都市規劃,在設計之初,就先考慮如何像大自然一樣,不斷循環利用,依然不減其價值(甚至還能增值利用),從搖籃持續走向搖籃。 想像一下,以C2C概念設計出來的各項物品: 用壞了的地毯,可以丟棄在花園裡,提供土壤所需的養分;用肥皂洗滌過的廢水,可以成為河流的養分;買一台車,可以在五年後款式過氣時丟棄,也毫不可惜,因為所有材料都能回收,另創價值;而紙張,將不再只是回收一次兩次,而是重複使用一百次、兩百次...。 從搖籃到搖籃的新典範,不僅對生態友善,對經濟成長同樣抱持正面思維:東西得以不斷推陳出新、將舊有的完全回收來製造新一代的產品。在我們將打造東西的方法重新打造時,創意、美學和精湛的工業技術,都受到了鼓勵,充滿嶄新的刺激與挑戰。 這場革命不是理想家的空談,目前已開發出600多種C2C產品:福特將推出由大豆和玉米所建造的汽車;Nike設計出了可回收的球鞋;全球最符合人體工學的辦公椅製造商Herman Miller製造了幾乎可以百分百再利用的椅子;波特蘭gDiapers公司生產出不含毒素的棉質尿布,內層可在100 天內由土壤分解;中國大陸開始進行永續發展的造城試驗、荷蘭更進入「C2C狂熱」中,著手打造全球第一個徹底實踐從搖籃到搖籃的國度。 這將是一次全球國家競爭力和工業技術力的轉移,藉由大自然的循環概念,使地球資源和人類的經濟社會,處處有生機,共同晃動生態和產業的搖籃。 「《從搖籃到搖籃》認證最具影響力的地方會是企業採購,那將形成一種新的合作夥伴和商業策略」 ——《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 「在正興起的綠色工業設計界中,《從搖籃到搖籃》已成了最重要的宣言」 ——《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 「麥唐諾和布朗嘉共同為企業創造出具備生態智能的設計...他們倡導《從搖籃到搖籃》的模式,在這當中,資源和材料可以在工業圈當中無止盡的循環利用,同時不會傷害我們的環境和健康。」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 「麥唐諾對未來的願景包括了安全到不需要規章的工廠、可不斷重複製造商品的新材料,所以,也就沒有必要減少消費(當然就沒有失業問題)。這一切聽起來很瘋狂,但他正和《財富》(Fortune)五百大企業合作,要讓這夢想實現。」 ——Newsweek 「這對雙人組將在中國大陸實現他們的願景,他們將負責七個城市的發展計畫,那代表全新的建築材料。並進一步將綠色屋脊的概念發展為農田,使得建築物不再與農業用地相衝突。我們知道這兩人正準備晃動十三億人的搖籃。」 ——《時代雜誌》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