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K. 罗斯
人物简介:
化学战剂的防护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编者的话
两千年前,在战斗中就曾使用过原始化学战剂。但是,在战场上大规模地使用化学战剂还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开始的;当时德帝国主义首先使用化学战剂,参战的其他帝国主义也相继地使用了化学战剂作为战争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步发展,化学战剂也不断的有很大改进,许多旧的毒剂和施放器材、防护器材也随之而产生。
毒剂的种类很多,对人的杀伤作用也不一样,通常把它们分为五类:(一)神经性毒剂(如沙林、梭曼等),人吸入或皮肤沾染此类毒剂后,能破坏人的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出现瞳孔缩小、痉挛、麻痹等症状,严重者会迅速死亡;(二)全身中毒性毒剂(如氢氰酸、氯化氢等)人吸入此类毒剂后,能破坏人体细胞的氧化功能,使全身缺氧,神经麻痹,严重者也会迅速死亡;(三)糜烂性毒剂(如芥子气、路易氏气、氮芥气等),人的皮肤沾染或吸入、误食此类毒剂后,轻者皮肤红肿,起疱溃烂,重者引起全身性中毒,最后以致死亡;(四)窒息性毒剂(如光气、双光气等),人吸入此类毒剂后,主要是破坏肺的正常功能,使血浆渗入肺泡,引起肺水肿,造成机体缺氧,严重者会窒息而死;(五)刺激性毒剂(如苯氯乙酮、亚当氏气等),主要对人的个别器官反生刺激作用,有的使人流泪,有的使人打喷嚏。
施放毒剂的器材有:毒剂炸弹,毒剂炮弹,飞机布洒器,装有毒剂的导弹及火箭弹(非导向的)等。
化学战剂使用后,可成气态、雾态、烟态、液滴态。气态、雾态、烟态的毒剂,可使空气染毒。液滴态的毒剂主要使地面和地面上的各种物体染毒;在地面上的毒剂,逐渐蒸发,使地面上的空气也染上毒性。
由于新型式的毒剂不断出现,以及现代空军、无人驾驶飞机、导弹等新式武器的发展,化学战剂不仅被用来攻击作战的军队,而且被用作进行大规模屠杀后方和平居民的武器了。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寇侵略我国时,就曾多次使用过化学战剂屠杀我和平居民。全世界人民的死敌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中,就曾多次使用化学战剂,残杀朝鲜的和平居民;近几年来,又在越南南方多次使用了化学战剂,镇压越南南方人民的解放斗争。
为了更好地粉碎美帝国主义的一切战争阴谋,我们广大居民应该掌握防护化学武器的知识和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只要我们切实做好对化学战剂的防护准备,化学战剂是完全可以防护的。在伟大的抗美援朝的战争中,中朝人民胜利地粉碎了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就是明显的证明。
这本小册子是根据德意志人民共和国出版的人民群众防护化学战剂的一本普及读物翻译的,可作为我国人民增长国防知识的读物,也可作为国防俱乐部、民兵组织、人民防空组织等进行宣传教育的参考资料。
书中有个别的章节不适合我国的情况,编者已进行了必要的删改,但限于水平,错误或不当之处在所难免,尚乞读者指正。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