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拉尔夫·格奥尔格·罗伊特
人物简介:
作者拉尔夫•格奥尔格•罗伊特(Ralf Georg Reuth),德国著名历史书作家。1952年生于德国。曾出版许多关于纳粹帝国的书籍,以及希特勒、戈培尔等人的传记。在我国已经出版的有《戈培尔传》《希特勒传》和《大逆转——希特勒反犹背后的欧洲史》。
译者王尔东,1973年生于浙江。1995年入职外交部。从事对德国和欧洲问题研究,在我国驻德国使馆履职多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史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100215312
- 作者:[德]拉尔夫·格奥尔格·罗伊特 / 王尔东
- 出版社:中华书局(初编出版社:上海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时间:2023-1
- 页数:316
- 价格:60.0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历史爱好者, 军事爱好者, 高中生及大学生,历史专业学生,对二战有兴趣的读者
- TAG:历史分析 / 军事历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人类历史 / 历史战争
- 豆瓣评分:7.6
- 更新时间:2025-05-14 06:48:55
内容简介:
※ 一部畅销于德国本土的二战史
※ 作者深入希特勒的心理活动,为读者观察二战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论据
※ 战争带来什么?谁又是昨日的赢家?未来我们该如何选择?
------
一本在诸多方面很有启发性的读物...... 罗伊特对希特勒统治垮台的理性描述十分深刻。—— 《南德意志报》
不同于寻常的粗线条手法,罗伊特对希特勒反犹主义的揭示有新颖之处,资料来源充沛,分析详尽。—— 德国《世界报》
即便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有所了解,阅读这本读物仍然大有裨益......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评述,极少书籍能具有此书的坚实性和思考性。—— 西南德意志广播电台
罗伊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概貌式评述极有把握,此书最大的特点在于集中分析各方的战略和政治考量。—— 沃尔夫冈·施耐德
------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社科类翻译图书,原著出版于2018年。类似的书籍,正如作者自己所讲,已经汗牛充栋、数不胜数,那么拉尔夫•格奥尔格•罗伊特的这本书,其优势和特点在哪儿?同大多数二战书籍比较,罗伊特教授在掌握大量史实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论据。
对本书主角、二战的核心人物——希特勒,作者尽可能从客观、不带预先好恶的立场去描述。
书中讲述了希特勒如何从一名下士发迹成为纳粹德国的最高领导人,其飞黄腾达的背后揭露了什么深刻的社会问题。西方当代主流的历史学术观点认为,希特勒是一条德国“特殊道路”的结局和终点,这条道路源于普鲁士军国主义和威廉二世的帝国主义,以及将德国排斥于西方阵营之外的凡尔赛安排。
作者似乎并不完全认同。他认为,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政治化正式形成于1918年革命的巨大不确定时期。导致二战灾难的根本原因是希特勒那一种荒诞的种族主义使命感,而不是要把德国建设成为世界强权。
作者旨在刻画和对比站在理性政治、理性战争对立面的希特勒,鲜明指出,希特勒战争的整体特征源于其荒诞的反理性。作者还提出了影响第二次世界的关键性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世界大的续篇吗?作者的答案是,一战的停火和1918年十一月革命是二战历史的开端,但二战并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延续。但不能说一战作为“原初灾难”导致了二战,并无这种历史必然性。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