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彬

人物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中国伊斯兰教基础知识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801231819
  • 作者:秦惠彬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9-01
  • 页数:290
  • 价格:2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适合对伊斯兰教感兴趣的人士,包括宗教研究者、宗教事务工作者、宗教哲学爱好者、中国与中亚地区历史和文化学习者,以及对宗教与世俗关系有研究兴趣的读者。
  • TAG:宗教哲学 / 宗教文化 / 中外文化交流 / 伊斯兰教 / 中亚历史
  • 豆瓣评分:7.5
  • 更新时间:2025-04-30 14:10:56

内容简介:

目录一览: 总序 前言 历 史 沿 革 一、伊斯兰教的形成与发展 穆罕默德的创教活动 伊斯兰教的发展 二、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方式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路线 唐代伊斯兰教 五代伊斯兰教 宋代伊斯兰教 哈拉汗朝(“黑韩”或“黑汗”王朝)伊斯兰教 元代伊斯兰教 明代伊斯兰教 清代伊斯兰教 新疆地区伊斯兰教的发展 三、20世纪前半期中国伊斯兰教 新式学校的创建 社团性文化事业的开展 伊合瓦尼同门宦之间的斗争 “侮教事件” 新疆伊斯兰教 沦陷区伊斯兰教 四、当代中国伊斯兰教 信 仰 礼 仪 一、基本信仰 伊玛尼 “六信” “五功” “圣墓朝拜(崇拜)” 二、节日习俗 “三大节日” 姑太节 经名 饮食禁忌 婚仪 葬仪 服饰 割礼 经字画 清真牌 希吉拉历(伊斯兰教历) 教 制 教 派 一、教制 单一教坊制 隶属教坊制 三掌教制 教主制 热衣斯制 海乙制 卡的制 乡约制 选聘制 寺管会 二、教派 三大教派 四大门宦 三、现代社团 中国回教俱进会 中国回教学会 中国回教协会 中国回教总联合会 成达师范 香港中国回教协会 台湾中国回教青年会 教 义 学 说 一、主变论的教义思想 二、亲儒思想 “二教同源”说 “互补”说 三、中国伊斯兰教义学 关于宇宙发生论 关于“认主学” 关于“属性论” 关于伦理纲常 “一元忠诚”与“二元忠诚” “汉刻它布” 经 籍 人 物 一、《古兰经》的翻译 铁铮本 姬觉迷本 王文清(静斋)(甲本) 王静斋(乙本) 王静斋(丙本) 刘锦标本 杨仲明本 时子周本 马坚本 林松本 仝道章本 买买提?赛来本 二、“汉刻它布” 《正教真诠》 《清真大学》 《希真正答》 《清真指南》 《天方典礼》 《天方性理》 《天方至圣实录》 《五功释义》 《真境昭微》 《四典要会》 《大化总归》 《四篇要道补注便蒙浅说》 《择要注释杂学》 《经学系传谱》 《归真总义》 《真功发微》 《天方三字经》 《清真释疑》 《清真释疑补辑》 《修真蒙引》 《归真要道译义》 《教款捷要》 《天方正学》 《清真教考》 《伊斯兰六书》 三、历史人物 苏图克?布格拉汗(?—955年) 穆萨?阿尔斯兰汗 奥布?哈桑?阿里 玉素甫?卡迪尔汗 玉素甫?哈斯?哈吉甫 宛葛素 马赫穆德?喀什噶里 秃黑鲁?帖木儿汗(1329—1362年) 黑的儿火者(1361—1399年) 马哈麻汗(?—1416年) 歪思汗(?—1428年) 羽奴思汗(1416—1487年) 速檀?阿黑麻汗(?—1504年) 速檀?赛德汗(?—1533年) 满速儿汗(?—1543年) 玛合图木?阿杂木(?—1542年) 胡登洲(1522—1597年) 王岱舆(约1584—1670年) 常志美(1610—1670年) “大小和卓” 阿帕克和卓(1626—1695年) 舍起灵(1630—1710年) 马守贞(1633—1722年) 马注(1640—1711年) 刘智(约1655—1745年) 祁静一(1656—1719年) 鲜美珍(1661—1739年) 马来迟(1681—1766年) 马福海(1715—1812年) 马明心(1719—1781年) 伊帕尔汗(1734—1788年) 马葆真(1772—1826年) 马复初(约1794—1874年) 马化龙(1810—1871年) 阿古柏(1820—1877年) 马联元(1841—1903年) 蓝煦 马安礼 王宽(1848—1919年) 马元章(1853—1920年) 马一龙(1853—1925年) 马启西(1857—1914年) 马邻翼(1864—1938年) 马良骏(1867—1957年) 达浦生(1874—1965年) 虎嵩山(1880—1955年) 哈德成(1888—1943年) 马松亭(1895—1992年) 马以愚(1900—1961年) 庞士谦(1902—1958年) 沙梦弼(1903—1972年) 马腾霭(1921—1991年) 宗教活动场所 一、清真寺 清真寺的意义 清真寺的构成 中国清真寺的沿革 著名清真寺 二、道堂 道堂的作用与意义 著名道堂 三、陵墓(麻札)、拱北  著名先贤陵墓(麻札)和拱北 其他 一、经堂教育 经堂教育前 经堂教育后 课本 二、从文化视角看中国伊斯兰教的历史定位 附录 一、近代伊斯兰运动 瓦哈比运动 伊朗的巴布运动 泛伊斯兰运动 伊斯兰现代主义运动 二、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 哈桑?班纳和穆斯林兄弟会 新泛伊斯兰主义 宗教政治化——伊斯兰复兴的归宿 当代伊斯兰原教旨主义 走向21世纪的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