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晶

人物简介:

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导;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主任;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领衔编撰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负责估算与发布中国季度宏观杠杆率。长期从事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跟踪分析。参与、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的研究和评估工作。主持中财办重大委托课题及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出版《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金融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分析》、《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系列(合著)等著作,荣获的奖项有: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第五届“中国软科学奖”和第六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主要研究领域为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宏观金融理论与发展经济学。

中国经验与中国经济学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522701332
  • 作者:张晓晶
  •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2-4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98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感兴趣的研究者,经济学专业学生,政策制定者,商业人士,以及对了解中国经济发展背景和趋势的一般读者
  • TAG:政策分析 / 经济学 / 社会变迁 / 中国经济 / 发展研究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14 14:13:57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全书以西方主流经济学危机和现代经济学演进为参照,彰显中国经济学基于伟大实践的理论创新和理论自信:从“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把握稳定化政策的中国特色,从即将跨入高收入经济体门槛的新阶段把握中国版发展经济学的特质,从理论回应中国式现代化把握中国经济学的历史使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开创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新局面。 全书共十一章,分上下两篇。上篇有三个关键词:改革、发展、稳定,概括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离不开这三点。第一章讲改革,第二章和第三章讲发展,第四章到第六章讲稳定。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的启幕,就不会有后面四十多年的发展,更不会有社会的长期稳定;而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也难以推进改革和发展。改革发展稳定的三位一体、三维统一,与“华盛顿共识”以及“休克疗法”有着根本区别,是中国创造经济快速增长与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法宝,是真正独特和值得借鉴的中国经验。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国内经济社会转型,只有把握好三者的辩证关系,中国这艘航母才能行稳致远。下篇共五章,内容分两部分:第七章和第八章讨论主流经济学的危机和出路;第九章至第十一章讨论中国经济学的探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给主流经济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形成第三次“范式革命”,这给中国经济学发展带来契机。中国经济学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三个方向上:新范式宏观经济学、中国版发展经济学以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更一般意义上的中国经济学。 编辑推荐: 从中国经验到中国经济学,二者有着非常紧密的内在逻辑关联。本书围绕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当代经验,中华五千年文明形成的历史基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未来愿景,从而构建了中国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创造的增长奇迹、减贫奇迹为举世所公认,但关于中国的伟大叙事,还没有在理论上得到总结和升华,中国经济学的话语还非常弱势。中国经济学的理论建构,不仅仅是回应 “熊彼特之问”,更是要回答时代之问和人民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