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上颈椎外科学 - 作者:[澳] Claudius Thomé

[澳] Claudius Thomé

人物简介:

高延征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中心主任,河南省脊柱脊髓病诊疗中心主任,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河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科学会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常委兼颈椎研究学组副组长、脊柱感染学组副组长,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委兼脊柱学组副主任委员,SICOT 中国部数字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骨科分会常委兼脊柱创伤学组副主任委员、脊柱机器人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骨科》《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脊柱外科杂志》《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等 10 余种学术期刊常务编委、编委或通讯编委。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第十二届中国医师奖、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高层次人才“中原名医”称号。 马向阳 博士后,留美学者,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脊柱外科病区主任,AO Spine 中国区讲师,首届“全国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专业委员会脊柱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畸形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脊柱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学会副会长,《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副主编,《脊柱外科杂志》和《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杂志》编委等。专注上颈椎研究 20 余年,在上颈椎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和学术造诣。先后获省部级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4 项。发明系列寰枢椎后路复位内固定系统及原始创新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专利 23 项。

上颈椎外科学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篇主要阐述了颅颈交界区的解剖、影像学、生物力学和矢状位平衡;第二篇则侧重于围术期的处理和导航、增强现实等辅助技术的应用及临床价值;第三篇主要介绍了寰枢椎手术技术、技巧,不仅包括传统的手术入路、内固定技术,还包括微创技术和介入技术等新技术、新进展;第四篇则重点介绍了上颈椎疾病的治疗,几乎涵盖从常见的创伤、肿瘤、畸形到罕见的上颈椎疾病的所有治疗。 本书引进自 Springer 出版社,由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脊柱外科专家联袂编写,是一部全面介绍常见及罕见上颈椎区域疾病的临床著作。全书共四篇 35 章,概要介绍了人体解剖学特点,强调了生物力学及矢状位平衡的概念,阐述了围术期的重要注意事项及术前和术中影像学技术的应用,描述了累及颅颈交界区的各种疾病及治疗。纵览全书,内容系统,图表丰富,理论与实践兼备,既可为从事上颈椎疾病诊疗工作的医师提供指导,也可方便广大骨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查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