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辽金农业地理 - 作者:王振忠,吴松弟,唐晓峰,韩茂莉副主编

王振忠,吴松弟,唐晓峰,韩茂莉副主编

人物简介:

韩茂莉,女,1955年4月出生于北京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历史农业地理与环境变迁。主持并完成1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后出版《中国历史农业地理》(上中下)、《宋代农业地理》《辽金农业地理》《草原与田园——辽金时期西辽河流域农牧业与环境》《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十里八村——近代山西乡村社会地理》《大地中国》等学术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文史》《中国史研究》《考古学报》《考古》《近代史研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2015年,《中国历史农业地理》获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获国家级精品课。2018年被北京市教委评为北京市师德模范。2019年《中国历史地理》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1年《中国历史地理》被教育部评为第一批国家一流课程。

辽金农业地理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辽、金两朝农业与地理的学术著作,从广义农业的视角,探讨了辽金时期的人地关系,即通过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顺应与突破。辽金两朝囊括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有着各具风貌的自然地理单元,同时还有几条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界线横贯全区。与两宋王朝相比,其在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都有着更为剧烈的变动,由此引起的人口迁移等社会因素,不断推动农业生产地域结构的变革。作者在全面复原辽金两朝农业地理面貌时,着重分析了草原农耕区形成前的环境特征、辽金王朝建立后的人口流动特征、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特征、农作物种类与种植制度的地理格局等问题。全书立足传统文献,结合考古发掘与实地考察,对辽金两朝农业活动的区域特征及其历史过程做了整体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