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慧

人物简介:

陈衍德,男,1950年生,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东南亚史、华侨华人史的教学与研究。 彭慧,女,1981年生,博士,曾就读于厦门大学,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高金明,男,1976年生,博士,曾就读于厦门大学,现于高校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王黎明,女,1980年生,硕士,曾就读于厦门大学,现为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教师。

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围绕少数民族的边缘化和分离主义运动这个中心议题,论述全球化进程中东南亚民族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全书分为六篇、十五章。序篇。第一章:绪论。以题解的方式,解释了为什么《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只将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少数民族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对三个关键词(全球化、边缘化、分离主义)进行了阐释。介绍了《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的思路,亦即贯穿始终的主要线索,以及环环相扣的问题所体现出来的探索路径。阐明了《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的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对经济一文化因素如何作用于贫困与民族动乱的因果链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对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根本性矛盾进行了有深度的剖析;就实际意义而言,通过对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的一系列问题的研究,为解决当今世界的少数民族问题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思路。 第二章:学术史回顾。对全球性民族问题、东南亚民族问题、东南亚三国少数民族问题之研究状况,进行简要的学术史回顾和评论。其中,东南亚三国少数民族问题包括印尼亚齐民族分离运动问题、泰北山民和泰南穆斯林问题、菲律宾摩洛反抗运动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作为个案来进行研究的,所以特别对其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 第一篇:全球化、边缘化与分离主义。 第三章:从全球化的角度透视东南亚的民族问题。本章具有总论的性质,对贯穿《全球化进程中的东南亚民族问题研究》的三条主要线索进行了概括式的论述。首先是东南亚民族问题的时代转型,亦即本地区的民族问题如何从国际化转变为全球化;其次是全球化、现代化双重作用下的东南亚少数民族边缘化;再次是从民族关系的视角看东南亚的民族分离运动。 第二篇:全球化进程中的印尼亚齐民族分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