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雨箫

人物简介:

郑实 作家,曾在三所欧洲大学学习,游历过欧洲十余国。出版有“欧洲历史文化之旅”丛书《在巴黎天空下——巴黎历史文化之旅手册》等,及《戛纳电影节密码——光影里的梦幻与真实》《老舍之死口述实录》(合著)。曾获两届冰心儿童文学奖。作为独立制作人拍摄有纪录片《太平湖的记忆》等。 傅雨箫 1999年生于北京,现就读于法国波尔多蒙田大学电影系。 酷爱电影与写作,已在《书城》《中国新时代》《外企生活》《中国三峡》《红衫林》“凤凰读书”等中文杂志和线上杂志发表电影评论、文学作品及介绍欧洲历史文化的文章十余篇。

我们为什么热爱艺术电影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一本有态度的电影书 不同于一般学术类的电影评论,本书以电影为线索,一部电影一篇评论,按照时间顺序让读者感知到艺术电影发展的脉络,对艺术片导演的个人气质有初步地了解,同时有作为普通观影者独特的观点,是一本有态度的电影书。 两代人电影鉴赏观念的碰撞 这是一本专业影评人和电影专业年轻人的合著评论集,其间有来自两代人的不同层面的解读,通过不同视角,使得艺术电影具有了延展性,使得被束之高阁的艺术电影鲜活起来,更符合年轻一代艺术青年的需求。 致敬经典,治愈人生 在书中,作者这样写道:“在无数努力活下去的人们中,我们只是微尘。如果没有艺术电影,谁会记住我们呢?” 是的,如果没有艺术电影,谁会记住我们呢?本书是对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获奖影片的回顾,是一种对经典的致敬和回望,这种怀旧的情绪给我们带来了电影的治愈功能,让我们抱有对艺术电影的热爱,成为更好的观影者。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写给大众的小众艺术电影入门级读物,是一本艺术电影的观影笔记。作为艺术片语法入门,通过对五十多部来自威尼斯电影节、柏林电影节和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的影片进行分析,打破专业评论家的层层帷幔,解析影像语法玄妙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