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

思想史中的日本与中国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第一部讨论了沟口雄三中国思想史研究的整体结构,特别是他在经验研究中折射出来的原理性假说;第二部讨论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生在日本的昭和史论争。本书通过对这两个个案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如何破除静态的知识感觉,建立把握动态过程的认识论课题。在形而下层面建立多元的普遍性,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相似性进入差异,并进而在差异状态中理解差异。为此,不仅需要哲学认识论的翻转,而且需要对经验的重新认识。破除旧形而上学的干扰,把世界视为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这个恩格斯留下的思想课题,通过形而下之理的探讨激发出新的理论能量。
书籍目录:
第一部 探寻历史的“基体”
上篇 在中国的历史脉动中求真
一、饥饿感与窘迫感:跃动着生命感觉的明末
二、“不容已”:无法妥协的观念感觉
三、童心说:沟口雄三的思考方式
四、不立论:必要的思想史修炼
五、“形而下之理”:探寻另一种普遍性原理
六、作为方法的中国:经验深处的结构性想象力
下篇 中国历史的“向量”
一、“自然”与“作为”的契合
二、内在于人生的形而下之理
三、中国的公与私
四、被分有的法则:中国历史的基体
五、乡里空间与乡治运动
第二部 历史与人
上篇 现代史书写与“国民体验”
一、昭和史论争的缘起
二、昭和史论争的基本对立结构
三、战争责任与国民生活体验的错位
四、作为政治斗争手段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五、破除伪命题:走出历史与文学关系的预设
六、互补的对立关系:《昭和的精神史》的出现
下篇 现代史书写的认识论转换
一、建立日本历史学的工作伦理
二、整体化判断与人格化分析:斯大林批判引发的思考
三、重新“发现”唯物史观
四、偶然与必然,一般与特殊
五、学术史与思想史中的昭和史论争
后记
作者简介:
孙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政治学博士,专业为日本政治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主体弥散的空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竹内好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文学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我们为什么要谈东亚》(三联书店2011)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7489833:
( 2025-01-22 04:03:53 )
图文功能搭配MOBI/AZW3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18811104:
( 2024-06-19 23:31:44 )
稳定下载AZW3/TXT文件,优质教材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
用户1738099109:
( 2025-01-29 05:18:29 )
完整的教材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33060512:
( 2024-12-01 21:41:52 )
双语功能搭配PDF/EPUB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42674280:
( 2025-03-23 04:11:20 )
极速下载PDF/EPUB文件,优质期刊推荐收藏,体验良好。
相关书评
-
筆記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15 03:50:10
-
为何要对思想史“定论”进行整体性的考察?(沟口的案例)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15 03:50:10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