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王天夫
人物简介:
清华社会学评论:第21辑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面对数字时代的巨大技术变革,“数字社会学”研究应运而生。作为社会学的新兴领域,“数字社会学”在国际国内的发展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然而,究竟什么是“数字社会学”?什么又不是“数字社会学”?“数字社会学”的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各自是怎样的?这些问题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鉴此,本辑特别组织“数字社会学笔谈”栏目,邀请学者对“数字社会学”如何回应社会学经典理论关切进行再思考,以推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创新。
本辑同时还有“明清以降的历史与社会”专题,收录五篇论文,旨在运用社会学分析框架,去深度理解历史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流变。这其中,陈泽涛的文章将控制权理论与过程制度主义整合,分析了晚明契税征收中关于控制权分配与组合的支配模式及其形成过程。周嘉豪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清代综合性善堂数据库,从文化资本的视角对清代善堂的兴起与资源分配机制做出实证分析。高亮、陈云龙的文章通过对《儒林外史》中两则寒儒故事的文学社会学解读,剖析了“人情”“情理”在中国传统的差序格局关系网络中的运行模式。刘明明以1910-1911年“东北鼠疫”为研究对象,揭示了在疫病应对的危机治理中,不同社会主体的矛盾冲突与互动合作过程。周坤的文章则通过对1930年代两个铁路押汇发展案例的对比分析,梳理了近代中国的工商资本下乡问题。
本辑延续第19辑“社会学理论研究年度述评”专题,对2023年英文学界社会学理论研究的脉动与趋势进行回顾与综述。作者孙宇凡重点关注被社会学理论家拒绝或批评的领域的新进展,并以哲学认识论和政治理论这两个领域最新的理论演变为分析对象,指出社会学理论需要跨越学科的边界。通过跨学科对话,我们可以重建社会学的经典,重组理论研究的实践网络,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以及为社会学的转向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