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邰红,王丹青
人物简介:
邰红: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应用化学专业,1993年获该校高分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加入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从事涉外专利代理工作。1994年获得专利代理人资,1999年取得律师资。
2002年至2003年进修伦敦大学法律硕士课程。曾于1997年在德国知名公司知识产权部培训,2001年赴德国及英国律师事务所接受欧洲专利法培训。2005年参与了第3次中国专利法修改的课题研究。曾代表多个国内外重要客户参与多起无效与诉讼案件,其中包括作为美国辉瑞公司的首席律师代表负责“万艾可”一案无效及法庭程序的诉讼。精通高分子、药物化学、有机化学、有机合成等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和审查意见答复,擅长专利复审和无效、行政诉讼以及侵权诉讼和侵权分析等业务。系中华全国专利代理人协会理事,国际保护知识产权协会中国分会会员。
中国申请人在海外获得专利保护的成本和策略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明显提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中国企业加快了在全球的专利布局,因而,更好地保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的利益,助其开拓海外市场,刻不容缓。本课题研究主要关注中国申请人在海外申请专利可能发生的费用以及各国提供的优惠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申请人参考的节约费用的方法。就费用而言,包括海外申请自提出至获权所涉及的全部费用,主要涉及各主要国家关于专利申请的官费标准,以及申请过程中的代理费。所涉及的国家包括: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欧盟、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墨西哥和澳大利亚。此外,还将就日益发展的专利审查高速公路(PPH)对专利海外申请费用的影响加以研究。就优惠政策而言,主要收集各国家对专利申请官费的减免措施,特别关注这些减免措施对本国和外国申请人有无差别,以进一步探究其是否可为中国申请人所利用。在研究方法上,首先广泛收集、翻译有关资料和基础数据,包括各主要国家申请专利的官费及代理费构成、各主要国家专利局的费用减免、优惠政策情况等,向国外专利代理机构调查该国的专利申请费用。其次,在已有的数据、资料基础上,进行分类、整理、深入分析、研究整个费用体系的各部分构成,各种可能惠及中国申请人的优惠政策,针对国内申请人在对外申请中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广泛调研。最后,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中国申请人的情况,结合各主要国家对本国申请人以及外国申请人的费用减免政策等,提出中国各申请主体的向外申请策略的建议。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发现虽然各国申请专利的花费各有不同,但也具有一些共性。为了尽可能使中国申请人在在海外获得专利保护的成本降低,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重考虑:
第一,采用合理的专利申请策略,包括选择合理的专利类型,撰写恰当的、符合规定的申请文本,尽早放弃没有授权前景的案件;
第二,合理选择事务所代理申请相关事宜,包括合理选择国内及国外代理事务所并合理分工;
第三,合理组织申请工作,包括合理安排申请翻译工作,科学组织答复审查意见,善于利用各类程序,指示信尽量明确、详细,做好时限管理等。关键词:知识产权专利申请费用海外专利申请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