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世纪的哭泣 - 作者:傅洁莹

傅洁莹

人物简介:

兰迪•希尔茨(Randy Shilts,1951—1994),1980年代初第一批意识到艾滋病问题的美国记者之一。 197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新闻专业,但作为出柜的同性恋者,在当时报社和电视台的恐同环境下难以找到全职工作。 做了几年自由记者之后,1981年,他进入 《旧金山纪事报》,成为国内新闻记者,也是全职报道艾滋病的首位记者。他一直致力于艾滋病报道,包括医学、社会、政治影响方面,他的作品因极具叙事性、将个人故事与政治和社会报道交织在一起而备受赞誉,因此,他被誉为“同性恋生活的杰出的编年史作家和同性恋问题的发言人”。 1988年,希尔茨荣获美国新闻工作者和作家协会颁发的杰出作者奖。 1999年,纽约大学新闻系将希尔茨的1981年至1985年的艾滋病报道评为“美国20世纪新闻作品100强”的第44位。 在写作本书期间,他接受了艾滋病检测,并要求医生在他写完之前不要告诉他结果,以免影响他的客观判断。在把稿件交给出版商的当天,他被告知艾滋病病毒阳性,在服用抗艾滋病药物AZT几年后,1994年死于艾滋病并发症。

世纪的哭泣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532781331
  • 作者:[美]兰迪·希尔茨 / 傅洁莹
  •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20-1-31
  • 页数:758
  • 价格:8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译文纪实
  • 原作名:And The Band Played On
  • 适合人群:对历史事件感兴趣的读者,关注社会问题和医疗伦理的学者,艾滋病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以及对流行病和公共卫生话题感兴趣的公众
  • TAG:历史记录 / 社会问题 / 医疗伦理 / 纪实文学 / 艾滋病
  • 豆瓣评分:8.2
  • 更新时间:2025-04-30 17:54:03

内容简介:

作者以广泛而全面的新闻调查,讲了一个故事: 艾滋病,为什么会在美国流行? 为什么在这场灾难中,时间就是生命? 故事是以时间为脉络呈现给大家的,在阅读过程中,你将知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和获得性免疫综合征(AIDS)是如何在美国发现并扩散的,从中你将看到影响艾滋病的大量事件及各种人物,尤其是政府部门、医疗及研究机构、同性恋组织、媒体中的个体。它在以大量事实刻画人类的懦弱、绝望、自私、贪婪的同时,也以精彩的细节呈现了人类在死亡危机时的勇气、进取、无私、悲悯。 本书1987年获得石墙图书奖,作为20世纪美国同性恋历史上最具预见性的编年史,被译成7种语言。 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1993年被HBO拍成电影,共获20项提名、9个奖项,包括1994年的艾美奖。 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世纪之书”。被《时代周刊》列为“百大非虚构经典”。

收藏人数最多的作品

>>>查看傅洁莹更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