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孔坚
人物简介:
王浩: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兼任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
李文华: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李百炼: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生态学终身教授,国际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2015获普利高津金奖 (Prigogine Gold Medal, 该奖每年只表彰一位对世界生态学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生态复杂性”这门新生态学分支学科的奠基人,《 生态复杂性(Ecological Complexity)》(Elsevier)创刊主编,美国人类生态研究院院士 (IHE Fellow),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AAAS Fellow), 2014年德稻生态学大师, 世界生态高峰理事会主席。
吕永龙: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国际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前主席、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国际专家组(IRP)成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科学顾问、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
伍业钢:北京博大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院院长、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秘书长、美国伊科集团执行董事执行总裁、中国科协全委会委员、海智专家、国际生态技术产业联盟执行主任、联合国“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Ecological Processes》创刊执行主编(2011-2016)。
严晋跃:欧洲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和梅拉达伦大学教授、未来能源中心主任,国际应用能源创新研究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江学者。
侯立安: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火箭军后勤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央联系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分离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膜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顾问。
俞孔坚: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意大利罗马大学名誉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土人设计(Turenscape)首席设计师。
傅伯杰: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
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生态技术及经济学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553799520
- 作者:凤凰空间 出品 / 俞孔坚 / 王浩 李文华 李百炼 吕永龙 伍业钢 严晋跃 侯立安 俞孔坚 傅伯杰 编著
- 出版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3-1
- 页数:276
- 价格:158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胶订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政府官员, 环保工作者, 经济学者, 研究生态经济的学者, 大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经济政策感兴趣的人士
- TAG:经济学 / 环境政策 / 可持续发展 / 国家战略 / 生态环保 / 生态技术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15 16:35:30
内容简介:
本书是王浩、李文华、严晋跃、侯立安、吕永龙、俞孔坚、李百炼、傅伯杰、伍业钢九位海内外院士专家学者数年来科学研究探索的智慧结晶,从水生态治理技术、生态保育与生态发展、未来能源系统、水安全保障技术的创新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路径、“生态中国与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技术与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与功能、绿水青山的经济学等方面,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战略如何指导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做了详细阐述和论证,并结合他们多年研究与探索的成果和经验,提出了许多建议。本书的出版,正逢其时,必将使广大读者从中受益。
“绿水青山”的国家战略与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一脉相承,它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和具体体现。
“绿水青山”核心是“水”,浙江的“五水共治”及全国的“水生态治理”是万亿元的新经济。推动 “绿水青山”,必须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要关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要加大湿地建设,扩大水域面积,减少地表径流,促进雨水就地下渗,保护洪泛区面积,实现“一片天对应一片地”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以及落实“源头减排、过程阻断、末端治理”的水生态治理原则。
“绿水青山”的本底是“青山”,必须竭尽全力搞好河山和矿山的生态修复,推行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保护好水源林、原始林、生境林、防护林,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和基因库,保护好当地原始植物种和动物种,绿化城市,建设好城市森林公园、植物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浙江省林下经济规模就有826 亿元,所以要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