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与现代历史的对话

现代文学与现代历史的对话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卷在展示现代中国历史的丰富变迁中挖掘中国文学的独特意义,揭示了与现代中国命运息息相关的历史进程如国体改变、革命活动、经济形态、自然灾害等各种方面对于文学的渗透和影响,中国文学又怎样深刻地回应这样的历史变迁,并最终形成独特的现代的文学样态。这一卷的文字告诉我们,对现代中国文学的理解离不开历史场景的还原,而重新进入历史也是更深入地把握文学的关键。
书籍目录:
总序:回到“大文学”本身 / 李 怡 / 001
第一编 历史转折与中国新文学的发生
一、辛亥革命与中国文学“民国机制”的国体承诺 / 003
二、法律、民主与新文学观念 / 007
三、由党争舞台到新文化场域的转化 / 012
四、 “超轶政治”的可能 ——“分科”视域中的北京大学与“新文化运动”/ 020
第二编 多重历史景观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
一、民国结社机制与文学的演进——从南社到新青年社团 / 033
二、小资本与大“创造” ——泰东图书局与创造社 / 046
三、《新青年》广告传播及其媒介价值 / 055
四、由文化商品到学术经典的转化 ——以《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为例 / 063
五、“京派”美学追求中的经济因素 / 071
六、“绅”的嬗变 ——《动摇》的一种解读 / 078
七、是教育还是革命? ——历史情境中的《倪焕之》 / 093
第三编 权力政治与中国文学的艰难开拓
一、新文学开创史艰难的自我证明——国民党的文化统制政策与《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的诞生 / 105
二、政治权力场域与中国左翼“自由撰稿人”作家 / 116
三、政府规范与国家意识的强化 ——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对戏剧团体的组建与管理 / 124
四、民国书报审查制度和对“违禁”报刊的处理 ——以《生活》传媒系列为例 / 134
五、从自主到自由——论三次法律事件与张恨水职业作家身份意识的确立 / 145
第四编 抗战与革命语境中的文学
一、抗战时期文协经济状况考察 / 155
二、灾荒中艰难“向左转” ——再论丁玲的《水》 / 163
三、小说《温故一九四二》及同名电影改编 / 174
四、抗日根据地内的“乡土重构”与孙犁的小说创作 / 181
五、从两份土地法文件看土改小说创作 / 194
六、小说《暴风骤雨》史实考释 / 202
参考文献 / 211
作者简介:
李怡,1966年6月生于重庆,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民国历史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学术丛刊主编,出版过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七月派作家评传》《现代:繁复的中国旋律》《大西南文化与新时期诗歌》《阅读现代——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为了现代的人生——鲁迅阅读笔记》《中国现代诗歌欣赏》《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等。主编“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民国文学史论》。先后成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005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俊杰,男,生于1985年4月,江苏扬州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新诗研究。在《学术月刊》《当代文坛》《现代中文学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23853314:
( 2024-08-17 08:08:34 )
优质的教材资源,音频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18232788:
( 2024-06-13 06:53:08 )
无损版本教材资源,EPUB/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操作便捷。
-
用户1719390462:
( 2024-06-26 16:27:42 )
高清的期刊资源,音频设计提升阅读体验,资源优质。
-
用户1719412856:
( 2024-06-26 22:40:56 )
互动功能搭配MOBI/TXT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
用户1745654764:
( 2025-04-26 16:06:04 )
精校的学术资源,音频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