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

紀念陳寅恪教授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陳寅恪(1890—1969) 江西義甯(今修水)人。早年赴日本留學,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歸國,後入上海吳淞復旦公學學習,宣統二年 (1910)赴歐洲留學,先後在德國柏林大學和瑞士蘇黎世大學學習語言學。次年歸國。1913年赴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經濟部留學。1914年歸國,一度任蔡鍔秘書,參加討袁之役。1918年赴美國,入哈佛大學,從朗曼習梵文和巴厘文。1921年轉往德國柏林大學研究院梵文研究所習東方古文字。1925年歸國,應清華學校之聘,與王國維、梁啟超、趙元任同為國學研究院導帥;清華改制後,任中文、 歷史、哲學三系合聘教授。1930年後,兼任中央研究院曆 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第一組(歷史)主任、故宮博物院理事、清代檔案編委會委員。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赴香 港大學講學,任中文系主任、1941年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1945年應牛津大學之聘,赴英國任教,兼治眼疾。 1947牛返國,任清華大學教授。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底,轉任廣州嶺南大學教授。1952年後,任中山大學教授、中央文史館副館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等。1930年在其所撰《陳垣敦煌劫餘錄序》 中最早提出“敦煌學”的概念,指出“敦煌學者,今日世界學術之新潮流也”。在該序中,就北京圖書館所藏八千余卷敦煌寫本提出九個方面的研究價值,即摩尼教經、唐代史事、佛教文義、小說文學史、佛教故事、唐代詩歌之佚文、古語言文字、佛經舊澤別本、學術之考證,為敦煌學研究指明了方向。撰有《大乘稻芊經隨聽疏跋》、《懺海火罪金光明經 冥報傳跋》、《有相大人生天因緣曲跋》、《須達起精舍因緣曲跋》、《韋在秦婦吟校箋》、《西遊記玄奘弟子故事之演變》、《蓮花色尼出家因緣跋》等多篇論文;還在《敦煌石室 寫經題記彙編序》、《元白詩簽證搞》等論著中,利用敦煌資料補史、證史、大多數敦煌學論文收入《金明館叢稿》、《金明論從稿二編》;《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及《元白詩箋證稿》三書也使用一些敦煌資料;還撰有《寒柳堂集》、《柳如是別傳》等。
书籍目录: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开幕词 李岳生 1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贺词 卢钟鹤 3
一个历史学家的地位 刘大年 5
纪念陈寅恪先生——在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上的致辞 周一良 10
陈寅恪教授亲属代表的发言 陈流求 26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闭幕词 季羡林 27
在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发言 邓广铭 王永兴 胡守为 池田温 汪荣祖 黄约瑟 32
陈寅恪先生杂忆 王钟翰 49
追忆先师寅恪先生 石泉 李涵 55
回忆陈寅格先生二三事 周连宽 65
怀念陈寅恪教授 黄萱 67
从学习笔记本看陈寅恪先生的治学范围和途径——在十四年工作中的点滴回忆 季羡林 74
陈寅恪先生的史学成就与治史方法 胡守为 88
陈寅恪先生和日本 [日本]池田温 115
陈寅恪先生史学蠡测 卞慧新 139
我们如何借鉴陈先生 王季思 152
陈寅恪先生治学的精神风貌 李锦全 159
唐诗证补唐史述略稿 韩国磐 178
唐令舞考——兼论唐诗复古口号的演变 姜伯勤 200
陈寅恪与乾嘉考据学——兼论陈寅恪先生《元白诗证史》的文化阐释 [美国]汪荣祖 219
论陈寅恪先生的比较方法 [香港]刘健明 225
史学二陈的友谊与学术 陈智超 245
陈寅恪与王国维 张荣芳 264
论陈寅恪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 简修炜 高永清 291
廓清曹操少年时代的迷雾 万绳楠 306
略论东汉之宦官 金应熙 318
牟子《理惑论》撰年新探 谭世保 324
梁末陈初少数民族酋帅和庶民阶层的兴起 朱大渭 342
略论陈寅恪对隋唐史研究的贡献 袁英光 363
一代宗师陈寅恪先生对隋唐历史研究的贡献 胡戟 388
试论唐代蕃兵的组织和作用——谈“关陇集团”问题提出的学术价值 杨志玖 张国刚 405
谈汉唐西域四个古文化区汉文的流行 黄烈 414
唐代河朔三镇“胡化”说辨析 方积六 432
从属国到羁廉州府 [香港]章群 454
陈寅恪先生与敦煌学 陆庆夫 齐陈骏 466
敦煌石窟中的饿尼沙 [香港]饶宗颐 478
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敦煌佛教艺术研究 史苇湘 484
慈贤译《梵本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之发现及其意义 [日本]福井文雅 499
从晋唐写经看书法与佛教的关系 林亚杰 512
8至10世纪敦煌的物价 唐耕耦 526
唐代均田地段四至辨疑 杜绍顺 555
关于陈寅恪先生对蒙古学的贡献和治学方法的一些体会 蔡美彪 569
陈寅恪与中国突厥学 蔡鸿生 575
陈寅格先生对我国藏学研究的贡献 王尧 582
徐霞客研究——生平业绩、早期游察与《游记》 [美国]张春树 589
《柳如是别传》读后 何龄修 618
附录 659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石茗 659
史学界缅怀一代宗师陈寅恪——参加纪念先叔陈寅恪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感想 陈封雄 670
编后记 674
作者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7478853:
( 2025-01-22 01:00:53 )
精校版本报告资源,EPUB/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资源优质。
-
用户1733219406:
( 2024-12-03 17:50:06 )
高清版本报告资源,EPUB/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35641148:
( 2024-12-31 18:32:28 )
完整的报告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43756161:
( 2025-04-04 16:42:41 )
无损的学术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26612910:
( 2024-09-18 06:41:50 )
互动功能搭配PDF/AZW3格式,优质数字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相关书评
-
《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读书笔记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16 14:14:17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