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丹,李若晖 编
人物简介:
周丹丹,1980年出生,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人类学、景观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在《社会》《史学月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风景的商品化与民间社会的自我保护》(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李若晖,1972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中国古典德性政治和中国古典学。出版《老子集注彙考(首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版)、《道论九章:新道家的“道德”与“行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久旷大仪:汉代儒学政制研究》(商务印书馆2018年版)、《不丧斯文:周秦之变德性政治论微》(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地不能埋:出土简帛思想文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参伍以变:古今错综中的经典与义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中国哲学与古典政制》(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在《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文史哲》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费孝通与中国历史社会学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中国历史社会学研究方兴未艾。如果说建构一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是当代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使命,中国历史社会学的探索则是建构中国社会学话语体系之根基与魂魄。中国历史社会学贯通古今、熔铸社会现实与历史深层意识及结构的方法论和个案研究,将深化和拓展社会学理论的解释力度,从而建构植根于中国本土社会的解释框架和理论体系。
基于此,《费孝通与中国历史社会学》力图整体性地呈现费孝通在中国历史社会学方面的开拓之功,并全面介绍费孝通在历史社会学方面的学术贡献,深入探讨费孝通提出的历史社会学经典概念、理论体系及研究方法论。重新发掘费孝通思想中被忽视或被低估的历史面相和历史视野,由此接续社会学本土化的学术思潮,开启中国历史社会学的征程。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