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中国医学大成 - 作者:曹炳章

曹炳章

人物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中国医学大成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800896538
  • 作者:曹炳章
  •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7-10
  • 页数:707
  • 价格:81.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精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中医爱好者, 医学专业学生, 医学研究人员, 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 健康养生追求者
  • TAG:医学教育 / 传统医学 / 中医理论 / 中医典籍 / 中国医学史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16 17:39:12

内容简介:

《增订十药神书》提要 按明外史本传,葛乾孙,字可久,长洲人。父应雷以医名时,著医家会同二卷,乾孙体貌魁 硕,膂力过人,精于医学。《古今医统》云:葛可久名乾孙,震父之子,医实跨灶,心甚仁厚,求治不 分贵贱,辄尽心药之,无有不效,著有《医学启蒙论》、《经络十二论》、《十药神书》等书。周禹载 云:予读此十方,俱出人意表,其间次序缓急,可为千百世法,即不必十方并用,要无能出其范围 者矣,一方之中,自得肯綮,即不必全用其药,亦可以细推其理矣。乃今日之治血症者,辄用六味 地黄增减,冀其收功,皆由医贯入手,而未尝从神书体会者也,彼谓肾水衰则火炎为患,壮水之 主,可镇阳光也。孰知人之犯此病者,阴虚固多,而他因者,亦复不少。假如从劳力而得者,其伤 在脾;从忧思而得者,其伤在心;从嗜饮而得者,其伤在肺;从愤怒而得者,其伤在肝矣。皆致吐 血、咳血、咯血等症,岂一壮水可以胜其任乎?总之,人身之血,附气而行者也。一脏伤则气必不 调,而血遂溢于外,故逆则上出,坠则下行,滞则阻痛,寒则凝,热则散,此自然之势也。后之君 子,于诊视之际,闻问之余,斟酌而得其情否乎?果能于此著眼,视其病之所伤在何脏?脉之所 伤在何部?时之所值在何季?思过半矣云。考葛可久十药次第之用法,如呕吐、咯血、嗽血者, 先以十灰散劫住,如甚者,再以花蕊石散主之,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此其理也。 止血之后,患人之体必稍疏解,用独参汤一补,容其熟睡一觉,不令惊醒,睡起元气复其二三。却 分病用后诸药,保和汤,止嗽宁肺;保真汤,补虚除热;太平丸,润肺扶痿;消化丸,下痰疏气。随 症加减,服药之法,每日三食前服保真汤,三食后服保和汤,二药间而服之,每日又浓煎薄荷汤 灌漱咽口,用太平丸,先嚼一丸,徐徐咽下,次再噙一丸,缓缓溶化,至上床时,亦如此用之。盖夜 则肺窍开,药味必流入窍中,此诀紧要。如痰壅盛,先用饧糖拌消化丸,一百丸吞下,次却依前嚼 噙太平丸,令其仰卧而睡。服前七药后,若肺燥余嗽未除,可煮润肺膏,如常服之,续煮白凤膏食 之,复其真元,完其根本,全愈后合十珍丸服之,乃收功起身之药也。此葛氏通治劳嗽十药次第 用法也。是书初见于周扬俊《金匮》二注后,先生于其方后,再阐发立方深义,推究病之原因,治 疗收效之理由,辨释发明,厥后程永培刻入《六醴斋》十种内,将周扬俊注改作自注,后陈修园加 以注解,采入《伤寒》、《金匮》后,林寿萱并作汤方加减歌括,刊于光绪甲申。吴江潘�将陈修园 逐方详注本,又以己意及名人所论,随笔添注于上。元和金德鉴,将周扬俊本刊入丛书,炳章据 周扬俊最初刻为正本,增加程永培评注,陈修园详注,林寿萱歌括,潘�眉批,汇为一书,各家精 义,可称纤屑无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