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大分流 - 作者:黃中憲

黃中憲

人物简介: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 唯一兩度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的重量級學者。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師從知名漢學家史景遷,曾任教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現為芝加哥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以本書與另一本著作《腹地的構建》(The Making of a Hinterland: State, Society, and Economy in Inland North China, 1853-1937)獲得美國歷史學會的費正清獎。另與史蒂夫.托皮克合著有《貿易所打造的世界》(The World that Trade Created: Society, Culture and the World Economy, 1400 to the Present)一書。 譯者簡介 黃中憲 政大外交系畢,專職筆譯,譯有《貿易打造的世界》、《維梅爾的帽子》、《帖木兒之後》、《太平天國之秋》、《帝國暮色》、《戰後歐洲六十年》、《意外的國度》、《湖南人與現代中國》、《未竟的帝國》、《成吉思汗》三部曲等。

大分流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9869716529
  • 作者:黃中憲 / 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
  • 出版社:衛城
  • 出版时间:2019-7-3
  • 页数:576
  • 价格:NTD65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藍書系
  • 原作名:The Great Divergence: China, Europe,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 适合人群:历史爱好者, 哲学研究者, 社会科学家, 对思想史和文化变迁感兴趣的读者
  • TAG:历史哲学 / 社会变革 / 文化冲突 / 思想流派
  • 豆瓣评分:8
  • 更新时间:2025-05-16 19:08:24

内容简介:

大分流創造的現代世界經濟,即將終結? 唯一費正清獎兩屆得主 彭慕蘭 大師經典之作 在十九世紀以前,西歐並不是世界經濟的唯一中心,中國也曾具有左右世界經濟的能力,但是── 為何只有西歐獲得獨一無二的突破? 為何只有西歐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 為何只有西歐讓更多人口享受前所未有的高水準生活? 為何西歐踏上資本密集之路,而中國則走進勞力密集的死胡同? ☆全新中譯本 ★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 ★世界歷史學會年度獎 ★美國圖書館學會傑出學術書籍 十八世紀的英格蘭與中國江南比你所想的更相似:兩地老百姓的平均壽命、人口成長速度、營養與生活水平都驚人地相近,也面臨同樣的資源限制與生態困境。江南的市場經濟型態,甚至比歐洲更接近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理想。 那麼,工業革命為什麼出現在英格蘭,而不是中國江南?或者反過來問,英格蘭為什麼沒有成為中國的江南?為何歐洲踏上資本密集的道路,而東亞則走進了勞力密集的死胡同?為何西方崛起而中國衰弱? 彭慕蘭的全球經濟史經典著作《大分流》,跳脫歐洲中心論,結合史學界對歐洲、中國、日本、印度各地的研究成果,呈現出近代世界形成以前,全球各地多中心的經濟發展。本書以經濟史的角度反駁西方具有先天優勢的論點,翻轉對西方崛起、東方沒落這件事的理解方式。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全球化的新局勢下,回顧十九世紀東西方「大分流」的起點,將有助於我們理解這個由「大分流」所造就的現代世界。甚至進一步思考,今天我們是否接近分流的終點,正在走向合流,甚至,還將越過合流點朝著反向大分流而去? ◎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 ◎榮獲世界歷史學會年度獎 ◎入選美國圖書館學會傑出學術書籍 本書特色: 大分流創造的現代世界經濟,即將終結? 【大師經典之作】彭慕蘭是唯一曾兩度榮獲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殊榮的漢學巨擘。原文出版後已成任何試圖回答「西方為何崛起」、「中國與東方為何衰弱」者必讀的經典,深刻影響激辯方向。 【重探關鍵問題】中國與歐洲曾擁有相似的經濟潛力,但為何西歐勝出主宰世界?這個由「大分流」所創造出的現代世界經濟勢力,是否正在走向終結?回答這個問題,有助於今日的讀者釐清過去兩三百年來東、西方勢力消長的原因,並反思現代世界是否正走向合流。 【改寫既有觀點】本書跳脫西方中心論,運用「交互式比較法」比較歐洲、中國、印度、日本、東南亞等地的近代歷史與經濟發展狀況,呈現出近代世界形成以前,全球各地多中心的經濟發展,反駁西方具有先天優勢的刻板印象。 【經典鉅著.全新譯本】華文圈最新中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