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何銘鴻
人物简介:
宋代經筵《尚書》講義研究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9864853717
- 作者:何銘鴻
- 出版社: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9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精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
- 原作名:The Research on Jing Yan Printed Lecture of Shangshu in the Song Dynasty
- 适合人群:历史学者, 儒学研究爱好者, 教育工作者, 宋史研究者, 哲学研究者, 文学爱好者, 历史专业学生
- TAG:历史研究 / 文化传承 / 儒学经典 / 学术著作 / 宋代文化 / 古代教育 / 经筵文化 / 尚书研究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4-30 22:52:17
内容简介:
「經筵」是一種專為教育皇帝而設的特殊教育制度,正式確立約莫在宋仁宗朝,此後歷宋、元、明、清諸朝,由盛而衰,逐漸流於形式而衰微。自宋代以來至清代,凡在經筵中為皇帝講讀經史之侍讀學士、侍讀、侍講及崇政殿說書等,皆稱為「經筵官」,此官為儒臣之榮選,乃至清要顯美之官。經筵官除了為帝王講讀經史之外,還能在進講之時,帶入自己的理論思維,以影響皇帝,同時還能夠利用制度之便,經常性地在皇帝面前論述政事得失,進而影響皇帝的決策。
近代以來針對於帝王經筵教育的「制度」方面,大陸學者做了不少研究,其最著者當屬朱瑞熙,唯學者們多集中於「制度層面」的探究,對於文獻本身的討論與研究卻少有著墨。近年來,在中研院文哲所林慶彰教授與蔣秋華教授的號召與帶領之下,臺灣東吳大學陳恆嵩教授、臺灣師範大學金培懿教授開始進行了一系列大型的經典帝王學的研究,於此同時,也陸續開始有學者以經筵講義為文本,來進行學位論文與單篇論文的研究。有鑒於此,筆者在過去研究《尚書》的基礎之下,就經筵制度發展完備的宋代,以「宋代經筵《尚書》講義研究」為題,對於宋代經筵《尚書》講義進行文獻的蒐集、分析與探究,同時兼及相關的經筵制度探討,以完成本論文之撰述。
本論文計分七章:
第一章緒論。分就論文選題、研究現況與研究步驟進行敘述。
第二章宋代經筵制度之建立。自宋以前之侍講官的出現論起,至北宋、南宋的經筵制度的發展為止,就歷代經筵制度的形成過程,做斷代式的描述與分析。
第三章 宋代經筵《尚書》講義之內容與特點。分就宋代經筵《尚書》講義內容進行述要、分析宋代經筵《尚書》講義之進講篇題、《尚書》經筵講義之解經方式以及宋代經筵《尚書》講義之特點。
第四章 就史浩的《尚書講義》進行專題析論。得出史浩《尚書講義》除一般尚書講義之特色外,尚有二大特點:一、以理學解經之傾向,二、著重先內聖後外王的修為。
第五章則分別析論經筵與宋代政治運作之關係、經筵相關活動與政策諮詢及《尚書》講義與宋代《尚書》著作之間的交互關係。
第六章則就經筵講官理想實踐之二例、以《大學》解《尚書》-對帝王內聖外王思維的形塑、以《中庸》解《尚書》-對人君修身治國之道的影響等三部分,提出筆者的研究見解。
第七章為本論文之結論。
指導教授:林慶彰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