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拾贝集 - 作者:周有光

周有光

人物简介:

周有光,1906年生于江苏常州。1923—1927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 1928—1949年,任教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和浙江教育学院;任职新华银行,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1949年回国,担任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和上海财经学院教授。 1955年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会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研究员和委员。参加制订: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聋人手指字母方案。出席国际标准化组织,该组织经国际投票认定汉语拼音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ISO 7098)。 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三人之一。提倡现代汉字学和比较文字学。出版《汉字改革概论》、《世界文字发展史》、《比较文字学初探》等语文专著30余种,发表论文300多篇。1989年离休。

拾贝集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510031717
  • 作者:周有光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2011-3
  • 页数:277
  • 价格:2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对生活哲学有追求的读者,喜欢旅行和探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文学爱好者,以及希望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启发的普通人
  • TAG:人文社科 / 随笔 / 旅行文学 / 生活感悟
  • 豆瓣评分:7.9
  • 更新时间:2025-05-17 08:21:40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周有光先生的92篇文章,是继《朝闻道集》后、这位106岁的语言文字学家最新的研究心得,包括他常年积累的读书笔记和摘抄。此外,在附录中收有几篇亲友的介绍和回忆性文章,使我们能够在更近的距离来了解、阅读周老先生。 本书共分为三辑:清流拾贝、浊浪淘沙、以史为鉴。作者在常年的阅读过程中,选出有价值的篇章,把篇章的精华凝结成超短篇,杂以自己对人类文明和中外历史经验的理性反思,对当下国家社会中种种问题的精辟评论。文章虽短小精悍却汪洋恣肆,平淡如水而意蕴深厚;句句真话,字字珠玑,兼顾了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了这位百岁学人的赤子之诚。 在这些深邃的思考之外,本书还反映了一个百岁老人不平凡的人生。周老先生早年曾求学于上海圣约翰大学;1956后由上海调来北京,躲过了“反右”斗争,但在“文革”中依然受到冲击,下放宁夏平罗“五七干校”。本书收录的《圣约翰大学的依稀杂忆》、《看守高粱地》、《大雁粪雨》等文章,就是作者对这些经历的回忆。此外,在《窗外的大树风光》和《有书无斋记》中,周老先生以细腻的笔调抒发了对生活的感触和对故人的思念,情真意切,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