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茶史拾遗》(咸宁文史资料第十五辑)

《鄂南茶史拾遗》(咸宁文史资料第十五辑)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咸宁是茶叶之乡,但对茶史、茶文化没有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也没有出版多少专著。经常在报刊上看到一些关于咸宁茶史的文章,其中引用的资料不是那么真实可靠,这让别人看了,会觉得咸宁没有文化,只能虚构杜撰。打造百亿茶产业,必须要有文化来提供支撑。文史资料挖掘整理工作,就是要把咸宁厚重的历史底蕴呈现出来,让茶文化的研究不滞后于茶产业的发展。”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王亲贤说。
咸宁茶产业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确切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五代时期的《茶谱》;北宋张乖崖在崇阳拔茶植桑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宋代的鄂州是全国著名茶区之一,咸宁六县是这一茶区的主体。进入近代以来,茶叶进入规模化生产,随着印刷业、新闻业的发展,留存下来的茶叶文献资料很多。但是,这些茶叶史料深藏故纸堆里,并不是一般读者所能找到的。市政协文史委编辑出版《鄂南茶史拾遗》,就是希望能通过史料的搜集和呈现,比较全面地反映咸宁茶史的概貌,为宣传咸宁茶文化提供一手材料,为发展咸宁茶产业贡献一份力量。
文史资料编撰专业性强,成书需经历“选题、征集、审稿、选稿、校对”等多个环节。王亲贤和文史委一班人克服种种困难,在瀚如烟海的史料中搜寻有关咸宁茶叶的每一点记载,包括湖北及咸宁地方志书关于茶叶的记载、近现代关于咸宁茶业的调查、经济专刊和新闻媒体关于咸宁茶业的报道、茶业从业者的回忆、茶史研究者的撰述,还辑录了一百多首历代茶诗。
文史资料工作意在存史资政、鉴往知来,征集整理史料以“亲历、亲见、亲闻”为特色。但随着参与甚至影响咸宁历史进程的“三亲”人士步入暮年、相继谢世,文史工作困难重重。受杭州市政协文史委的启发,王亲贤把文史资料的征编与历史文献搜集结合起来,拓展了文史工作的空间,做到融史料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同时走出了史料出版专辑化的路子。
在《茶情调查》部分,《鄂南茶史拾遗》辑录了近现代关于咸宁茶业的几篇调查报告,其中的戴啸洲、陈启华、刘润涛、彭先泽等都是当时知名的茶叶专家,他们当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的委托,深入鄂南实地调查,所撰报告把咸宁茶叶的生产、制造、运输、销售情况都反映出来了。许多业内人士在翻阅后,都觉得这本书的份量很重。
该书站在全市的角度,对茶史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挖掘和梳理,体现了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的特点,体现了市政协文史委“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了社会和读者的青睐。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7666816:
( 2025-01-24 05:13:36 )
文件命名规范,方便整理归类。
-
用户1744739521:
( 2025-04-16 01:52:01 )
内容拼凑感强,缺乏原创性。
-
用户1742196383:
( 2025-03-17 15:26:23 )
秒传下载PDF/EPUB文件,无损期刊推荐收藏,体验良好。
-
用户1739738291:
( 2025-02-17 04:38:11 )
完整的学术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21471545:
( 2024-07-20 18:32:25 )
这本书让我在朋友面前显得很有深度!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