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国小说观念译转

晚清中国小说观念译转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详实的文史资料,探讨中国从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古代“小说”一词,如何经翻译而置换了中国古代小说概念,从道听途说、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稗官野史的意涵,转译成现代西方的“the novel”之意。
————
全书以晚清以降,具代表性的现代中国小说理论家梁启超、吕思勉、鲁迅等及其小说理论,抽丝剥茧,分析他们文论中演绎的“小说”概念,如何通过存“形”、保“音”、易“义”的手法,承载了经东洋传入的西洋小说观念,让“小说”这个汉语词汇,慢慢成为像“文学”“社会”等的“翻译语”,从而促成了新文学的出现,沿用至今。
————
理论探讨之外,作者又以专门分析晚清作家吴趼人及翻译家林纾的文学实践例,描绘 “小说”现代化历程中的东西交汇、新旧激荡、明暗难辨,引发我们对文学、历史批判性的审读和思考。
书籍目录:
绪论
————
【甲部 译转小说概念】
————
第一章 重探“小说现代性”——以吴趼人为个案研究
一 引言
二 吴趼人小说的“传统性”
三 吴趼人小说的“现代性”
四 传统小说的“现代性”
五 以叙事手法探讨小说现代性的困局
六 小结
————
第二章 移植新小说观念:坪内逍遥与梁启超
一 引言
二 坪内逍遥与梁启超:现代“小说”观念的启蒙者
三 小说的地位
四 小说的归类
五 小说的分类
六 “小说”作为“the novel”的对译语
七 小结
————
第三章 吕思勉(成之)《小说丛话》对太田善男《文学概论》的吸收——兼论西方小说艺术论在晚清的移植
一 引言
二 吕思勉与太田善男的艺术论
三 小说的两种特质:势力与艺术的对立
四 模仿论以及“写实与理想”的论争
五 文学之美
六 小说作为文学类型
七 小结
————
第四章 唐“始有意为小说”: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看现代小说(虚构)观念
一 引言
二 小说与小说书
三 唐始有意为小说
四 个人的造作
五 小说为艺术
六 小结
————
【乙部 翻译小说实践】
————
第五章 从林纾看中国翻译观念由晚清到五四的转变——西化、现代化与原著为中心的观念
一 引言
二 晚清的译界
三 对译笔的重视
四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五 五四
六 原著为中心观念
七 小结
————
第六章 现代性与记忆:“五四”对林纾文学翻译的追忆与遗忘
一 引言
二 “五四论述”通过遗忘并压抑对林纾的记忆而来
三 林纾成为新翻译规范建构者的重要记忆
四 林译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西化起源的象征符号
五 林译成为翻译史上的符号
六 小结
————
第七章 哈葛德少男文学(boy literature)与林纾少年文学(juvenile literature):殖民主义与晚清中国国族观念的建立
一 引言
二 维多利亚时代的哈葛德与晚清的林纾
三 英国的殖民主义与晚清的国族观念
四 维多利亚时代的少年文学与少男冒险文学
五 晚清的少年文学及林纾增译的少年气概
六 林纾对少年身份所产生的焦虑
————
总结
————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关诗珮,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博士,现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近年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翻译研究(中英政治、外交及翻译关系、中日文学翻译、性别研究)、近现代中国文学史及香港文学。另著有《译者与学者:香港与大英帝国中文知识建构》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40804169:
( 2025-03-01 12:42:49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极速,支持MOBI/TXT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45010769:
( 2025-04-19 05:12:49 )
优质版本小说资源,EPUB/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资源优质。
-
用户1719376502:
( 2024-06-26 12:35:02 )
互动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AZW3/TXT格式导出,值得收藏。
-
用户1743465061:
( 2025-04-01 07:51:01 )
适合收藏,以后可以反复查阅。
-
用户1730069095:
( 2024-10-28 06:44:55 )
高清版本小说资源,EPUB/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