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诗界十记 - 作者:夏晓虹

夏晓虹

人物简介:

夏晓虹:女,汉族,安徽省和县人,1953年生于北京,1984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赴日本、美国、德国、捷克、韩国、英国、以色列以及台湾、香港等国家与地区从事研究与参加学术会议,并曾在日本东京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讲学。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的文学思潮、女性生活与社会文化。

诗界十记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533902421
  • 作者:夏晓虹
  •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4.7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学术小品丛书
  • 适合人群:适合对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的读者,尤其是对诗歌创作和文学评论有深入了解的读者;文学研究者,历史爱好者;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 TAG:古典文学 / 文化研究 / 中国文学史 / 诗歌评论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01 00:27:57

内容简介:

研究近代文学,在“后记”里说,这一领域里吸引人的,是不纯不粹中显示出的生命力。“一切都是方生方死,将去将来。” 有两篇里都提到了咏电话的诗作。一首是民国的,讲织女牛郎的相思因电话而得到缓解:昨日碧翁新下诏,两边许设德律风。一首是大跃进时的:月宫装上电话机,嫦娥悄声问织女:“听说人间大跃进,你可有心下凡去?”织女含笑把话提:“我和牛郎早商议。我进纱厂当女工,他去学开拖拉机。”很俏皮。 另外一个写留声机的,有些意思:客从郎所来,遗我留声器。是郎旧时声,非郎今时意。 “一喜一悲人力车”一篇从人力车于日本引入中国开始谈起,一直说到我们都熟悉的鲁迅的《一件小事》。最初由于人力车轻便快捷,性能优于轿子,引起众多文人雅士的赞赏。随着平等民主思想的涌入,人力车夫的辛劳慢慢进入作家视野,成为常用的题材。另外,也因为人力车夫是作家们能接触到的为数不多的劳动人民之一种。这样看来,就很能明白,为什么鲁迅、郁达夫和老舍的名篇都以人力车夫为题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