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晞耘

人物简介:

黄晞耘:法国巴黎七大文学博士,现任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法语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法语分委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全国法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文学和法国文论,出版专著(译著)《重读加缪》《反抗的未来》等,在《外国文学评论》《文学评论》等发表论文《被颠覆的“倒错”:罗兰·巴特后期思想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罗兰·巴尔特在“人生的中途”》等多篇。

罗兰·巴尔特“法兰西学院课程”研究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301306802
  • 作者:黄晞耘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9-9
  • 页数:254
  • 价格:62.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博雅文学论丛
  • 适合人群:喜欢文学理论、语言学、法国文学研究的学者;对现代主义文学感兴趣的读者;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对巴尔特及其理论体系感兴趣的读者。
  • TAG:现代主义 / 文学理论 / 语言学 / 法国文学 / 批判理论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01 00:29:04

内容简介:

罗兰·巴尔特在法兰西学院讲授的四门课程,是其生前思想发展的最后阶段,也是他的学术思考高度活跃的时期。细读这些课程,读者会发现一个与普遍认知大不相同的巴尔特。在经历了“欣快的科学之梦”,即放弃历史维度和人的主体维度的科学主义符号学之后,巴尔特一方面坚持对现代性话语弊端的质疑,另一方面又避免了从解构现代性话语走向虚无主义,由此确认了文学与现实、与历史、与人的主体性的统一,确认了自己的价值理想主义的基本立场。通过对这四门课程的研究,我们能更为全面地了解巴尔特思想发展的整个轨迹和完整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