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思勉
人物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曾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6年至1951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51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历史学一级教授。1957年病逝于上海,享年74岁。2018年,入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推出的首批“上海社科大师”。吕思勉先生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教学,为教学与研究互动之楷模。学术体系博大精深,贯通与专精兼具,在通史、断代史、社会史、民族史、文学史、文字学等领域皆有建树。教学之余,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宋代文学》《中国社会史》《中国民族史》《吕著史学与典籍》《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后被汇集为《吕思勉全集》。
张耕华,1952 年生,浙江鄞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思勉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史学理论、史学史、中国古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长期参与、主持吕思勉先生学术著作的校订和出版,以及吕先生各种学术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先后出版《人类的祥瑞——吕思勉传》《史学大师——吕思勉》《历史哲学引论》等。
中国通史(图文导读版)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撰者旧学精深,兼收新学。吕思勉先生生于诗书传世之家,通晓经、史、子、集,尤其精通史部文献,读过数遍二十四史,撰写读史札记百余万言。同时又受梁启超“新史学”运动影响,积极研读当时传入的新学说、新理论,比如社会学、经济学、唯物史观等显学,又能以本土化术语加以使用,“新旧交融,似旧实新”(《吕思勉全集•总序》)。
◎导读辨析文本,表彰读本。特邀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耕华先生做了全文审读,并撰写《导读》。张教授为国内研究吕思勉的专家,已出版多部研究论著,近十余年来花巨大心力整理出版吕先生的手稿文献。《导读》重点从作为教科书的文本特点出发,强调这本《中国通史》作为“读本”,优于习见“教本”“考本”的特色所在,指出历史学习中“读本”在揭示微妙变化、历史内情方面的价值,帮助读者“读出”“读懂”。
◎通史出版九十余年,合力再塑新经典。吕思勉先生这部通史读本出版已有九十余年,重印、再版难有准确计数。《中国通史》原名为《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 本国史》,分为上下两册,最早出版于1934年,先后印行近两百次,中间亦有修正。此次新版,文字上仔细审校,改正部分形近和出处讹误,生僻字词加注音义,长段落适当分段,再加上专家导读、新增配图,合力升级这部通史经典,以期被更多当代非专业读者认可,并作为通史启蒙读物。
◎适应阅读新风尚,上下求索选好图。根据视觉时代下的阅读新风尚,“无图不成书”,“无图不读书(通俗类)”,搜集并甄选与书中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近二百六十幅,不仅来源广,而且类型多,涉及绘画、书法、碑拓、壁画、石刻、瓦当、旧刻本、手稿、老照片、年画、版画、漫画,等等。版式舒朗大气,文字与众图交辉,可谓是读图时代的通史佳作。
吕思勉先生是民国史学大家,所撰写的历史读本广受读者青睐。《中国通史》原为吕思勉先生为复兴高级中学撰写的本国历史教科书,自出版以来畅行九十余年。这部通史分为绪论、上古史、中古史、近代史、现代史、结论共六编,概述了从上古时期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历史。用白话文书写,行文舒畅,史事与史识兼备,是公认的通史佳作。
此次再版重印,一方面据修正本增补了八章内容,将时间延伸到20世纪40年代,使第五编现代史部分的内容更加充实;另一方面改正了个别文字和引文出处讹误,对生僻字词增加注音和简释,较长段落适当分段;还配有近二百六十幅图片,又特约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耕华先生撰写导读。图文导读版不仅极大提升了通史“悦读”的体验,而且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该书学术地位之认识,是广大读者研读中国历史、了解传统文化的优秀读本。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