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刚 导读
人物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曾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1926年至1951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1951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历史学一级教授。1957年病逝于上海,享年74岁。2018年,入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推出的首批“上海社科大师”。吕思勉先生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教学,为教学与研究互动之楷模。学术体系博大精深,贯通与专精兼具,在通史、断代史、社会史、民族史、文学史、文字学等领域皆有建树。教学之余,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秦汉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著中国近代史》《先秦学术概论》《经子解题》《理学纲要》《宋代文学》《中国社会史》《中国民族史》《吕著史学与典籍》《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后被汇集为《吕思勉全集》。
张国刚,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致力于中国古代史、中西文化关系史的研究。为清华大学本科生及社会各界讲授《资治通鉴》,颇受欢迎。2014年被评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所著《〈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入选“2016中国好书”。主要著述包括《〈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中西文化关系史》《唐代藩镇研究》《佛学与隋唐社会》《唐代家庭与社会》《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资治通鉴启示录》等。
吕著中国通史(图文导读版)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原作者享誉史林,久为读者青睐。吕思勉先生深受顾颉刚、谭其骧、杨联陞、严耕望等史学名家大家之赞誉,如顾颉刚赞为“全国中精熟全史者唯此一人”,谭其骧称“能如先生之于书几无所不读,虽以史学名家而兼通经、子、集三部,述作累数百万言,淹博而多所创获者,吾未闻有第二人”,严耕望先生更是推许其为民国四大史学家之一。所撰二十种左右的教科书,大多自出版以来再版不断。
◎名家倾情撰写导读,纵论其学术地位。新版特邀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先生撰写导读,宏文从中国现代学术两大转变着眼,指出吕思勉先生与梁启超、王国维、胡适、顾颉刚、陈寅恪、傅斯年、郭沫若、范文澜等均为第一次转变的重要代表人物。吕思勉先生既接受了新学的洗礼,又保持着浓厚的旧学传统,著述多持平允之论,在当今具有重读、再读的价值。
◎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备,文化史经典读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作者有意将上编“中国文化史”置于下编“中国政治史”之前,一反传统史书的旧体例。作者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与文化有关,因此他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广义文化史中,使得上编涉及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共十八个专题,内容广博,条理清晰,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备,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史经典读本。
◎还原历史场景,甄选一百七十余图。在当今视觉时代之下,“无图不成书”,“无图不读书(通俗类)”。此次新版配有与书中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一百七十余幅,不仅来源广,而且类型多,涉及绘画、书法、壁画、石刻、旧刻本、手稿、老照片、年画、版画、漫画,等等。版式美观,文图交辉。
《吕著中国通史》原系抗日战争期间上海成为“孤岛”时期,吕思勉先生为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撰写而成,1940 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了上册,下册直到四年后才出版。上册(上编)为“中国文化史”,作者仿照古代史书的典制体,从大文化角度论述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等十八个专题;下册(下编)为中国政治史,讲述近二十个朝代的兴衰更替。作者不仅对十八个文化专题和朝代兴衰史的主要面貌做了叙述,而且多有精彩评论。
此次新版,在文字方面订正了一些讹误,对个别生僻字词进行注音及简要注释,对较长段落进行分段。同时,配有图片一百七十余幅,又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耕华先生审读全文,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国刚先生撰写导读,图文导读版《吕著中国通史》是质量上乘、图文并美的通史佳作。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