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修学庐日记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7 20:36:54

修学庐日记

修学庐日记精美图片

修学庐日记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40378288
  • 作者:董朴垞
  • 出版社:崇文书局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爱好哲学与个人成长的人,学生,教师,对自我提升感兴趣的读者,历史爱好者
  • TAG:哲学思考 / 心灵成长 / 日记 / 个人传记 / 修学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17 20:36:54

内容简介:

【整理后记】 董朴垞写日记,始于1927年正月初一。1925年8月以来安定的项馆教学生涯,让他有闲心写日记。写日记可以反思,也有督促自己学习的意思。也可训练自己的古文写作。他显然是将日记写作当作古文训练手段来做的。从而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每日睡前写日记。这是一日活动记录。他的日记多是务事性日记,思考较少。这可见,他的思考程度低。 1930年5月,在燕京大学国学所读研究生期间,因与老师、同学的思想产生的激烈的冲突,担心写日记留下证据,不利于自己前程,于是放弃了。直到1939年10月10日“双十”国庆节以后,才决心重新写日记。不过,这次恢复写日记,才一年时间,到了1940年10月1日,又停止了日记写作。从此,完全中辍了日记写作。 1966年“文革”高峰期间,他所有稿子撕成两半,以自残的方式避祸。1968年高峰一过,董朴垞又偷偷将撕毁的日记重行整理,重新抄写。至1969年,足足用了一年多时间才完成。该书分成项馆时期、大同教书时期、燕大研究时期、温中教书时期四大板块,分别称为甲集、乙集、丙集、丁集。日记不全,才不足6年时间。所写数量不少了,电脑统计有31.5万。 日记“多详学问、时事、阅历者”,是研究董朴垞人生史、相关温州、瑞安等地的第一手资料。 董朴垞的《修学庐日记》,原稿5册,主要由董大江先生录入并整理,黄振兴也参与了部分稿子的录入与整理。董大江先生是在手机上完成录入工作的,前后一年多时间,其精神尤其让人感动。2022年上半年完成整合后,我让应芳舟复核了一遍,圈出了一些可疑文字。 我做事要发一个兴。2023年4月,在董朴垞传初稿完成以后,发现引用的日记,标点小错仍不少。标点,很容易出洋相,尤其是新手标点过的本子,有时专家都发现不了问题。由于日记原稿为行草手稿,识别难度较大,各人的理解不同,导致不少地方句子断错了,个别文字识别错了。必须我亲自校对过,才可放心。于是,停下传记稿,决定先复核日记原稿。由于工作量大,进度慢,做了一部分复核工作,又停下来了。 这次,因为申请出版资助,加速了《董朴垞生平与史学研究》的修订工作,也加速了日记的复核工作。主要用了几种途径, 一是通过网络资料的搜集,了解相关知识点,用知识亮点发现知识盲点,提升内容的理解力,进而发现句断的错误,文字的错讹。这次的复核,与《中国史学史长编》一样,先重在内容知识点的审核。内容的正确理解,才是确定文字识别正确的关键所在。“午食馒于宗庙”,意义不通。宗庙食品,当是“馂”,反复辨识原文,果然是“午食馂于宗庙”。每段话没有盲点,完全读懂,才算标对。通过对全书内容的掌握,对董朴垞一生与交往圈有了全新的认识。 二是通过某些摘录内容的应用,提升标点能力。稿子形成以后,就是一个整体,不易发现问题。读者在使用中,会发现某些内容的微观标点问题。现在,自己先应用过,自己发现微观标点错误问题。须有深度研讨,才有正确的点校。通过对《董朴垞生平与史学研究》所摘录的材料进行局部性消化研究,会发现标点上的小问题。 三是用关键词搜索法,促进局部修订。个别人名、书名之类,通过全文搜索,可发现彼此的矛盾。 最后,剩下个别疑难句子,与原稿进行核对。不通字的核对,数量少,容易接受。如果全文核对,工作量太大,难以接受。这样,审核速度快,正确率也高。 由于行草,须放远观年字形,才能识别。如“前党徒被嗽甚烈”,嗽,不通,仔细辨识,应是“嘲”。遇到难字,须反复观察几遍,才能识别。“三弟居邪”,不通。最后才发现应是“郡”。因为三弟在温州城内,温州就是郡。有时“传”与“傅”不分,如传靳,实“傅靳”。行草,稍一不慎,就会识错。“吊黑回来”,不通,仔细辨别,乃“罢”。“甚疑翁瓶生也”,“瓶生”,意思不解。怀疑是字号,查翁同龢,“字瓶生”,就可理解了。 此前,发现行草识字,总找人帮忙。近日发现“词典网”,可查阅行草字。于是尝试一用,果然灵验。“然已庆卅金左右”,查“词典网”,字形像“庆”,但意思不通。再输入“费”,果然有此字形,如此意思通了。 不过,个别字即使有“词典网”,也解决不了。因为,它须猜测是某个字,才可找到相关字形。“非有唐宋八家”之有“有”字,“收佐课员”,尝试多次解决不了。最后,仍是找了相关专家,才识别出来。解决一些难识字,可以说攻坚克难。识别以后,很有成就感。 最后,对个别名字号写法不同者作了统一。因为是稿本,初稿识别不清,导致前后不一致。吴至甫—吴挚甫,张宋卿—张宋庼。 及,除“及”义外,尚有“又”或“复”义,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对全书所涉“及”字了,作了三层含义的梳理。 初稿作“箴书”,查原稿似为“竹盛书”,进一步查询网络,当为“盛竹书”。“王能训”,通过网络查“能训”,应为“钱能训”,再核对原文,果然是“钱”。 通过以上诸多环节的复核,错误会少一些。当然,仍然会存在小错。校对时,一个小误,顺手一动,就可改正,完全是是小事。但出版以后,读者一旦发现一个小字错误,就是大事。可以说,点校工作没有小事可言。 钱茂伟 2023年8月30日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简介:

董朴垞(1902-1981),名允辉,号敬庵,温州瑞安人。史学家。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首届毕业生,后为浙江工业大学教师。早年私淑孙诒让,追踪梁启超治学脉络。精研史学,一生不辍,得到夏鼐、周予同、白寿彝等名家的肯定。有近三百五十万字作品,夏鼐称他“白头穷史,著作等身”。有《瑞安孙诒让学记》、《中国史学史长编》、《中国史学史初稿》、《民国史稿》、《俞曲园年谱》、《永嘉耆旧集》、《唐宋元方志考》、《清代学者编年》、《中国正史编纂法》(1936年出版)、《乡邦文献集》、《桐城派古文研究》、《朴垞学术演讲稿》、《修学庐文稿》、《董朴垞文集稿》、《董朴垞书信集及挽联》、《修学庐日记》、《董朴垞著书笔记本》、《自订年谱》、《自传》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最新(321+)
  • 满意(676+)
  • 深度(851+)
  • 高亮(977+)
  • 批注(698+)
  • 实用(505+)
  • 干货(114+)
  • 必下(460+)
  • 带书签(798+)
  • 必备(600+)
  • 破损(809+)
  • 直链(895+)
  • 兴趣(1423+)
  • 水印(254+)
  • 排版满分(574+)
  • 无广告(653+)
  • 完整(615+)
  • 雪中送炭(261+)

下载评论

  • 用户1722319576: ( 2024-07-30 14:06:16 )

    高清版本小说资源,EPUB/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33958402: ( 2024-12-12 07:06:42 )

    高清版本学术资源,MOBI/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资源优质。

  • 用户1743185519: ( 2025-03-29 02:11:59 )

    优质的小说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44047359: ( 2025-04-08 01:35:59 )

    无损版本教材资源,EPUB/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 用户1732219507: ( 2024-11-22 04:05:07 )

    优质版本期刊资源,MOBI/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