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 -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社信息:

类型:

成立时间:

出版社特色:

出版社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书籍相关信息

臺灣農家經濟史之重新詮釋精美图片
  • ISBN:9789863500360
  • 作者:葉淑貞
  •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 出版时间:2014-10
  • 页数:480
  • 价格:NT520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臺灣研究叢書
  • 适合人群:喜歡台灣歷史研究的讀者, 擁有經濟學背景的學者,對農業發展和社會經濟學有興趣的人士,歷史學專業學生,對台灣農村社會有興趣的讀者,以及對農家經濟現象有深入研究需求的研究人員。
  • TAG:历史研究 / 农業發展 / 台灣農業史 / 农家經濟 / 台灣經濟史 / 社會經濟學 / 农村社會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17 23:40:18

内容简介:

本書採取新經濟史的研究取徑,對臺灣經濟史展開新的詮釋, 尤其著重在農家經濟的面向,是作者近二十年來研究的結晶之作。 本書旨在重新詮釋臺灣農家經濟史上的重要課題,諸如與戰後初期相比,日治時代臺灣農家經濟有何變化;農家經濟為何會有這樣的變化;以及與此相關之農民參與市場的程度、接受新技術意願及能力等等。書中採取新經濟史的研究方法,透過計量經濟分析法,探討各現象間的因果關係,從中獲得以下主要不同的論點。 從各種經濟指標來看,戰後初期農家生活水準確實都低於日治時代。租佃制度可擴大經營地面積,佃農所得未必低於自耕農,因此有必要重新探究三七五減租是否提高了農家的所得。戰後初期每人GDP低於戰前,與農家參與市場活動大幅衰退有關,這是因為政府不當政策所致。蓬萊米普及的根本因素為利潤,應證了臺灣農家強烈市場導向的性格,這也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根本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