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康

人物简介:

彼得·伯克,出生于1937年,英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毕业于牛津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剑桥大学文化史荣休教授、伊曼纽尔学院研究员。已出版 《意大利文艺复兴》(1972); 《欧洲近代早期的大众文化》(1978);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1991); 《制造路易十四》(1992); 《知识社会史》(2000); 《图像证史》(2000); 《什么是文化史》(2004); 《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2004); 《文化杂交》(2009)等多部著作。 李康,出生于1971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曾任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太古/国泰基金)、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福特基金会)访问学者,研究领域为西方社会学理论、历史社会学、文化社会学。 译有《社会学的想象力》《反思社会学导引》《论基督君主的教育》《法国社会理论》《教育思想的演进》等20余种著作。 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本科 1993年9月至1996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 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 2001年1月至2001年5月 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福特基金“青年社会学者”进修项目 2004年8月至200 5年7月 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 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 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高级访问学者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社会理论对历史学家来说有什么用?历史学对社会理论家又有什么用?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史学家,伯克在此书中对这两个乍看简单的问题作了清晰有力、影响深远的回答。这个经典文本的第2版作了修改和更新,伯克重新检讨了历史和社会科学这两个领域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最近几十年间的初步交汇。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的第2版将会通过挑战对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之角色的当下定位,继续激励学生和学者跨越学科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