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彧、孙通海 审稿
人物简介: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三国时代曹魏山阳郡(今山东济宁、鱼台、金乡一带)人,经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弼"幼而察慧,年十余,好老氏,通辩能言。" 王弼曾任尚书郎。少年有文名,其作品主要包括解读《老子》的 《老子注》 、 《老子指略》及解读《周易》思想的《周易注》、 《周易略例》 四部。此外还著有《论语释疑》、《周易大衍论》三卷、《周易穷微论》一卷、《易辩》一卷等数种。其中 《老子指略》 、 《周易略例》是王弼对《老子》、《周易》所做的总体性分析的文章。他与何晏、夏侯玄等同倡玄学清谈,为人高傲,"颇以所长笑人,故时为士君子所疾"。王弼与钟会、何晏等人为友。倡导“以无为本”的“贵无论”。正始十年(249年)秋天,以疠疾亡,年仅24岁,遗下一妻一女。
李鼎祚,资中人。其生平不详,我们只知道他在唐朝中后期官至殿中侍御史,在位期间积极为统治者献计献策。安史之乱,他进《平胡论》,为讨伐安禄山等人出谋划策。为了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防止叛乱,又上奏在泸、晋、渝、合、资、荣等六州界险要之地置昌州。李鼎祚学术上精于经学,尤通象数易学,擅筮占。李鼎祚兄弟曾读书天州东四明山,后人曾名其读书地为读书台。《蜀故》卷12说他“以经学称于时”。在代宗登极后,他将撰成的《周易集解》献于朝。同时,他曾推演六壬五行,撰成《连珠明镜式经》十卷,说明他对象数易学及术数理论颇有研究。据《蜀故》记载,他“预察胡人判亡之日期无爽毫发,象数精深,盖如此然”。由此他被召拜为拾遗。
儒藏(精华编·二)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301117200
- 作者: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 /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 编纂 / 赵荣波、张文智 点校 / 郭彧、孙通海 审稿 / [三国·魏] 王弼、[唐] 孔颖达、[唐] 陆德明、[唐] 李鼎祚 撰
-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7
- 页数:612
- 价格:500.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精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儒藏(精华编)
- 原作名:精华编·二
- 适合人群:历史研究者, 哲学爱好者,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 古籍收藏者, 大学生及学术人士
- TAG:中国传统文化 / 哲学 / 儒家经典 / 历史文献 / 古籍整理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18 05:19:41
内容简介:
《儒藏:2经部易类(精华编)》主要内容:《儒藏》精华编所收录书籍,包括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传世文献按《四库全书总目》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分类,大类小类基本参照《中国丛书综录》和《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于个别处略作调整。本册为《经部易类》。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