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俊

人物简介:

John V.Canfield (约翰·V·康菲尔德) 多伦多大学荣休教授,《维特根斯坦:语言和世界》(Wittgenstein: Language and World,1981).《镜中自我》(The Looking-Glass Self,1990)以及一系列关于维特根斯坦和语言哲学的学术论文的作者。他也是(与弗兰克·唐奈[Frank Donnell合作)《知识论》(The Theory of Knowledge,1964)和《自然的目的)(Purposein Nature,1966)、《维特根斯坦哲学》(The Philosophyof Wittgenstein,第15卷,1986)和(与斯图亚特·杉克尔合作)《维特根斯坦的意图》(WittgensteinsIntentions,1993)等书的主编。 Robert L.Arrington (罗伯特·L·阿灵顿) 治亚州亚特兰大佐治亚州立大学哲学教授,《理性主义、实在论和相对主义》(Rationalism,Realismand Relativism,1989)的作者,《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Wittgenstein”PhilosophicalInvestigations,1991)的联合主编,即将出版《维特根斯坦和奎因》(Wittgenstein and Quine)。目前他正在写作一本伦理学史著作并主编《哲学家伴读》(A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ers)。 Nino B.Cocchiarella (尼诺·B·库恰瑞拉) 印第安纳大学哲学教授著有《谓词理论和共相问题的逻辑考察》(LogicalInvestigationsof Predication Theoryand the ProblemofUniversals,1986)、《早期分析哲学的逻辑研究》(Logical Studies in Early Analytic Philosophy,1987),以及大量文章尤其是《概念论、实在论和内涵逻辑》(“Conceptualism,Realismand Intensional Logi”)和《概念实在论与奎因论类和高阶逻辑》 (“Conceptual Realism versus Quine on Classes and Higher-Order Logic”) William James DeAngelis (威廉·詹姆斯·迪安祖尼斯)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东北大学哲学副教授,总统卓越教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果主要在形而上学和维特根斯坦研究领域,当前正在准备一本宗教哲学的专著。 George Dickie(乔治·迪基) 居住在芝加哥,著有《艺术与美学》(Artand the Aesthetic,1974)、《艺术圈》(The Art Circle,1984)、《艺术评估》(Evaluating Art,1988)以及《品味的世纪》 (The Century ofTaste,1996)。 Marilyn Frye(玛里琳·弗赖伊) 在密歇根大学讲授哲学和妇女研究,X著有论文集《实在的政治学》(The Politicsof Reality,1983)和《任性的处女》(Willful Virgin,1992)。 Sarah Lucia Hoagland(萨拉·露西亚·霍格兰) 芝加哥东北伊利诺伊大学哲学和妇女研究教授,著有《女同性恋伦理学》(Lesbian Ethics,1988),也是《仅献给女同性恋者:分离主义选集》(For Lesbians Only:ASeparatist Anthology,1992)的联合主编 Bernard Linsky(伯纳德·林斯基) 任教于阿尔伯塔大学哲学系。他的论文主要涉及哲学逻辑学、道德形而上学和伯特兰·罗素,其兴趣与他的父亲伦纳德·林斯基(Leonard Linsky)相近。 A.PMartinich(马蒂尼奇) 在得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讲授哲学,《语言哲学》(The Philosophyof Language,1985)的主编,并在该领域发表了一系列论文。 Paul KMoser(保罗·K·莫泽) 芝加哥洛约拉大学哲学教授,著有《经验的正当性》(Empirical Justification,1985)、《知识和证据(Knowledge and Evidence,1989)、《哲学与客观性》(Philosophy afterObjectivity,1993),编有《经验知识》(Empirical Knowledge,1986).《先验知识》(APrioriKnowledge,1987)、《行动理性》(Rationality inAction,1990)以及《人类的知识》(Human Knowledge,2ndedn,1995)还有大量知识论相关论文被收入其他各种论文集中,也是最新《劳特利奇当代哲学概论》系列从书的总主编。 Calvin GNormore(加尔文·G·诺姆) 多伦多大学埃林代尔学院哲学教授,其著作和演讲涉及中世纪哲学、社会和政治哲学、逻辑史和决策论等不同领域。 Justin Oakley (贾斯汀·奥克雷)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人类生物伦理学中心讲师,著有《道德和情感》(Morality and the Emotions,1992),发表有伦理理论、医疗伦理学及生物伦理学等领域的相关论文。他目前即将与迪安·库克(Dean Cocking)一道完成一本关于医学中的德性伦理学的著作。 Arthur Ripstein (亚瑟·利普斯坦) 在多伦多大学埃林代尔学院讲授哲学,其作品主要分布于法律和政治哲学等领域,目前正在撰写一本论责任和运气的著作。 MichaelStingl(迈克尔·斯廷格尔) 在莱斯布里奇大学讲授哲学,其研究兴趣包括伦理自然主义和生物伦理学中的各类应用话题,目前正在编辑一本关于改革加拿大卫生系统的著作。 Edward RWierenga(爱德华·维伦卡) 罗切斯特大学(纽约州)宗教学教授和宗教与古典学系主任,著有《上帝的本性》 (The Nature ofGod,1989)及大量论文。

20世纪意义、知识和价值哲学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劳特利奇哲学史》第十卷历史地考察了20世纪英美哲学的各心主题。它以编年史的方式描述了分析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追溯了语言研究对哲学主要问题的影响。每一章都列出了大量该领域的主要参考文献。 与语言学转向的重要性保持一致,本书导论和前两章集中讨论语言哲学,随后的几章讨论形而上学、伦理学和认识论等中心领域。本书也涵盖了美学、政治哲学和宗教哲学等传统相关主题。然后有几章是20世纪才突显出来的领域,即应用伦理学、女性主义哲学和法哲学。还有一章致力于分析后期维特根斯坦。 本书的作者们对相关讨论的持续发展也多有贡献,有些还做出了很显著的贡献。所有章节都条分缕析地处理了庞大而复杂的相关主题。读者还会发现非常有用的20世纪哲学、逻辑学和科学的历史年表以及大量的术语词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