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歐陽修詩文集校箋(全三冊)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9 04:36:58

歐陽修詩文集校箋(全三冊)

歐陽修詩文集校箋(全三冊)精美图片

歐陽修詩文集校箋(全三冊)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欧阳修为宋一代文学宗师,是北宋有影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王安石曾赞美欧阳修的诗文云:“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韻,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宏辩,快如轻本骏马奔驰。”本书整理者以被历来学者认可的四部丛刊周正大刻本为底本,除参校各有价值版本外,最为可贵的是,作者获得日本国宝级文献影印本,以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所珍藏的南宋本《欧集》为主要参校本,纠正了不少疏纰漏误。

书籍目录:

居士集 1 卷一 1 古诗 1 颜跖 1 猛虎景祐三年 2 仙草 3 游龙门分题十五首明道元年 4 上山 4 下山 4 石楼 4 上方阁 5 伊川泛舟 5 宿广化寺 5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 5 八节滩 5 白傅坟 5 晚登菩提上方 5 山槎 6 石笋 6 鸳鸯 6 鱼罾 6 鱼鹰 6 伊川独游同前 8 三游洞景祐四年 8 下牢溪同前 10 虾蟆碚同前 10 黄牛峡祠同前 11 千叶红梨花同前 13 金鸡五言十四韵同前 14 和丁宝臣游甘泉寺同前 15 送京西提点刑狱张驾部宝元元年 16 赠杜默康定元年 18 送吕夏卿庆历二年 19 忆山示圣俞庆历元年 20 送唐生 22 送任处士归太原康定元年 23 圣俞会饮庆历元年 24 送胡学士宿知湖州同前 26 哭曼卿同前 27 送昙颖归庐山同前 30 送孔秀才游河北同前 31 送黎生下第还蜀庆历二年 32 卷二 34 古诗 34 送杨辟秀才庆历三年 34 送孔生再游河北庆历二年 36 送慧勤归余杭庆历三年 37 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同前 39 绛守居园池庆历四年 41 晋祠同前 42 登绛州富公嵩巫亭示同行者同前 44 水谷夜行寄子美圣俞同前 45 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庆历五年 48 镇阳残杏同前 50 班班林间鸠寄内同前 51 暮春有感同前 54 洛阳牡丹图庆历二年 54 镇阳读书庆历五年 56 留题镇阳潭园同前 58 读蟠桃诗寄子美同前 59 初伏日招王几道小饮同前 61 白发丧女师作同前 62 永阳大雪同前 63 送章生东归庆历六年 64 卷三 66 古诗 66 啼鸟庆历六年 66 游琅琊山庆历六年 68 读徂徕集庆历六年 68 大热二首同前 71 幽谷泉同前 72 百子坑赛龙同前 72 憎蚊同前 73 重读徂徕集庆历七年 75 汝瘿答仲仪同前 77 沧浪亭同前 79 宝剑 81 秋晚凝翠亭庆历六年 82 菱溪大石同前 83 送姜秀才游苏州宝元元年 85 送孙秀才庆历六年 86 新霜二首同前 86 丰乐亭小饮庆历七年 88 四月九日幽谷见绯桃盛开同前 88 秋怀二首寄圣俞同前 89 希真堂东手种菊花十月始开同前 91 拒霜花同前 92 怀嵩楼晚饮示徐无党无逸同前 92 琅琊山六题同前 94 归云洞 94 琅琊溪 94 石屏路 94 班春亭 95 庶子泉 95 惠觉方丈 95 卷四 97 古诗 97 赠无为军李道士二首庆历七年 97 拜赦庆历七年 99 弹琴效贾岛体 100 酬学诗僧惟晤 101 别后奉寄圣俞二十五兄庆历七年 102 紫石屏歌同前 104 聚星堂前紫薇花皇祐二年 106 获麟赠姚辟先辈皇祐元年 106 喜雨皇祐二年 108 飞盖桥翫月皇祐元年 109 竹间亭皇祐二年 110 答吕公著见赠皇祐元年 111 送荥阳魏主簿 113 青松赠林子庆历八年 115 人日聚星堂燕集探韵得丰字皇祐二年 116 橄榄 117 鹦鹉螺 118 食糟民 120 送焦千之秀才皇祐元年 121 伏日赠徐焦二生同前 123 寄生槐皇祐二年 124 韩公阅古堂皇祐元年 125 永州万石亭同前 127 卷五 130 古诗 130 答原父皇祐二年 130 虫鸣 132 奉答子华学士安抚江南见寄之作皇祐二年 132 送张洞推官赴永兴经略司同前 134 寄圣俞同前 136 有马示徐无党至和元年 138 天辰 138 再和圣俞见答皇祐二年 139 感春杂言同前 141 庐山高赠同年刘中允涣归南康皇祐三年 142 送徐生之渑池至和元年 145 葛氏鼎 146 太白戏圣俞 148 边户 150 梅圣俞寄银杏至和元年 151 与子华原父小饮坐中寄同州江十学士休复同前 151 述怀同前 153 和刘原父澄心纸至和二年 154 卷六 157 古诗 157 奉使契丹道中答刘原父桑乾河见寄之作至和二年 157 书素屏同前 158 马齧雪同前 159 风吹沙同前 160 重赠刘原父嘉祐元年 160 赠沈遵同前 161 答圣俞同前 163 感兴五首同前 165 吴学士石屏歌同前 166 初食车螯同前 168 送裴如晦之吴江同前 169 盘车图同前 170 答梅圣俞莫登楼嘉祐二年 172 答圣俞莫饮酒同前 173 思白兔杂言戏答公仪忆鹤之作同前 174 戏答圣俞同前 176 和梅龙图公仪谢鷴同前 177 和圣俞感李花同前 178 折刑部海棠戏赠圣俞二首同前 178 刑部看竹效孟郊体同前 179 卷七 181 古诗 181 赠沈博士歌嘉祐二年 181 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同前 183 送吴生南归嘉祐五年 184 乐哉襄阳人送刘太尉从广赴襄阳嘉祐二年 187 奉酬扬州刘舍人见寄之作同前 189 西斋手植菊花过节始开偶书奉呈圣俞同前 190 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褒女奴弹琵琶戏作呈圣俞同前 190 长句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同前 192 送公期得假归绛嘉祐三年 194 送宋次道学士赴太平州同前 195 谢观文王尚书惠西京牡丹同前 196 送朱职方提举运盐同前 198 尝新茶呈圣俞同前 201 次韵再作同前 203 乐郊诗同前 204 洗儿歌同前 205 鸣鸠嘉祐四年 207 代鸠妇言同前 208 看花呈子华内翰同前 209 啼鸟同前 209 和圣俞唐书局后丛莽中得芸香一本之作用其韵同前 210 答刘原父舍人见过后中夜酒定复追昨日所览杂记并简梅圣俞之作同前 211 卷八 213 古诗 213 有赠余以端溪绿石枕与蕲州竹簟皆佳物也余既喜睡而得此二者不胜其乐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嘉祐四年 213 夜闻风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同前 215 答梅圣俞大雨见寄嘉祐二年 216 答圣俞白鹦鹉杂言嘉祐四年 218 清明前一日韩子华以靖节斜川诗见招游李园既归遂苦风雨三日不能出穷坐一室家人辈倒残壶得酒数杯泥深道路无人行去市又远索于筐筥得枯鱼乾鰕数种强饮疾醉昏然便寐既觉索然因书所见奉呈圣俞同前 220 奉答原甫见过宠示之作嘉祐五年 221 会饮圣俞家有作兼呈原父景仁圣从嘉祐四年 222 依韵奉酬圣俞二十五兄见赠之作同前 223 小饮坐中赠别祖择之赴陕府同前 224 奉答圣俞达头鱼之作嘉祐三年 226 送刁纺推官归润州嘉祐四年 227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 228 二月雪嘉祐五年 229 归田四时乐春夏二首嘉祐三年 230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嘉祐四年 231 盆池同前 232 再和明妃曲同前 234 奉送原甫侍读出守永兴嘉祐五年 235 哭圣俞同前 236 卷九 239 古诗 239 寄题刘著作羲叟家园效圣俞体 239 西斋小饮赠别陕州冲卿学士嘉祐五年 240 奉答原甫九月八日见过会饮之作同前 241 予作归雁亭于滑州后十有五年梅公仪来守是邦因取余诗刻于石又以长韵见寄因以答之嘉祐元年 242 寄题洛阳致政张少卿静居堂嘉祐六年 243 鬼车同前 244 感二子嘉祐□年 246 读书嘉祐六年 247 鹎鵊词同前 250 初食鸡头有感同前 251 双井茶同前 252 赠李士宁治平四年 253 明妃小引 255 感事四首 255 新春有感寄常夷甫熙宁元年 257 升天桧同前 258 忆焦陂同前 259 赠许道人同前 260 送龙茶与许道人同前 261 驯鹿 262 留题齐州舜泉熙宁元年 262 山斋戏书绝句二首熙宁三年 263 嘲少年惜花熙宁□年 264 出郊见田家蚕麦已成慨然有感熙宁□年 265 射生户熙宁□年 265 戏石唐山隐者熙宁□年 266 卷十 267 律诗 267 送王汲宰蓝田景祐元年 267 徽安门晓望 268 送孟都官知蜀州 269 南征回京至界上驿先呈城中诸友明道二年 269 逸老亭 270 广爱寺 271 吊黄学士鉴三首明道元年 272 雨后独行洛北同前 273 陪府中诸官游城南同前 274 智蟾上人游南岳天圣九年 275 送左殿丞入蜀 275 秋郊晓行 276 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僚友明道元年 277 缑氏县作同前 278 又行次作同前 278 送梅秀才归宣城 279 巩县陪祭献懿二后回孝义桥道中作明道二年 279 送谢学士归阙同前 280 河南王尉西斋明道元年 281 张主簿东斋同前 282 留守相公祷雨九龙祠应时获澍呈府中同僚同前 282 春日独游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奉寄希深圣俞仍酬递中见寄之什景祐元年 284 独至香山忆谢学士同前 284 春晚同应之偶至普明寺小饮作 285 黄河八韵寄呈圣俞明道二年 286 和应之同年兄秋日雨中登广爱寺阁寄梅圣俞同前 287 晚过水北 288 罢官西京回寄河南张主簿景祐元年 288 寄西京张法曹同前 289 离彭婆值雨投临汝驿回寄张九屯田司录同前 289 朱家曲并引 290 行至椹涧作景祐元年 291 送谢希深学士北使同前 291 送贾推官赴绛州景祐二年 293 送张如京知安肃军同前 293 送威胜军张判官同前 294 送同年史褒之武功尉 295 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景祐元年 296 郑十一先辈赴四明幕同前 296 送丁元珍峡州判官同前 297 送楚建中颍州法曹同前 298 送王尚恭隰州幕同前 299 送王尚喆三原尉同前 300 送余姚陈寺丞 301 送廖八下第归衡山景祐元年 301 夏侯彦济武陟尉同前 302 远山 303 宋宣献公挽词三首康定元年 303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景祐三年 305 江行赠雁同前 306 松门景祐四年 307 下牢津同前 307 龙溪同前 308 劳停驿同前 309 黄溪夜泊同前 309 望州坡景祐三年 310 卷十一 312 律诗 312 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景祐三年 312 冬至后三日陪丁元珍游东山寺同前 314 送前巫山宰吴殿丞同前 314 龙兴寺小饮呈表臣元珍同前 315 县舍不种花惟栽楠木冬青茶竹之类因戏书七言四韵景祐四年 316 至喜堂新开北轩手植楠木两株走笔呈元珍表臣同前 317 戏答元珍同前 317 初晴独游东山寺五言六韵同前 318 夷陵岁暮书事呈元珍表臣景祐三年 319 夷陵书事寄谢三舍人景祐四年 320 戏赠丁判官同前 321 寄梅圣俞同前 322 离峡州后回寄元珍表臣宝元元年 323 再至西都庆历四年 324 过钱文僖公白莲庄同前 324 谢公挽词三首康定元年 325 愁牛岭 326 寄子山待制二绝庆历五年 327 寄秦州田元均同前 328 送沈待制陕西都运同前 329 栾城遇风效韩孟联句体同前 330 过中渡二首同前 331 自河北贬滁州初入汴河闻雁同前 332 自勉庆历五年 332 席上送刘都官同前 333 寄刘都官 333 书王元之画像侧庆历六年 334 送京西提刑赵学士同前 334 寄题宜城县射亭同前 335 丰乐亭游春三首庆历七年 336 谢判官幽谷种花同前,一云六年 336 画眉鸟 337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庆历七年 338 送张生同前 338 田家 339 别滁庆历八年 339 答谢判官独游幽谷见寄同前 340 招许主客同前 341 金凤花 342 鹭鸶 342 野鹊 343 木芙蓉 343 樵者 343 咏雪庆历八年 344 送杨先辈登第还家皇祐元年 345 初至颍州西湖种瑞莲黄杨寄淮南转运吕度支发运许主客同前 346 三桥诗同前 347 答通判吕公著太博同前 348 祈雨晓过湖上皇祐二年 349 卷十二 350 律诗 350 送谢中舍二首皇祐元年 350 酬张器判官泛溪 351 西园石榴盛开 352 西湖戏作示同游者皇祐元年 352 梦中作 353 秀才欧世英惠然见访于其还也聊以赠之皇祐元年 354 送杨君之任永康 355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皇祐二年 355 太傅杜相公索聚星堂诗谨成同前 357 和太傅杜相公宠示之作同前 358 太傅杜相公有答兖州待制之句其卒章云独无风雅可流传因辄成同前 358 依韵答杜相公宠示之作皇祐三年 359 依韵和杜相公喜雨之什同前 360 谢太傅杜相公宠示嘉篇同前 361 答杜相公宠示去思堂诗同前 361 答太傅相公见赠长韵同前 362 借观五老诗次韵为谢同前 363 答杜相公惠诗同前 364 去思堂手植双柳今已成阴因而有感至和元年 365 和陆子履再游城西李园至和二年 366 内直对月寄子华舍人持国廷评同前 367 答子华舍人退朝小饮官舍同前 367 内直晨出便赴奉慈斋宫马上口占同前 368 景灵朝谒从驾还宫至和元年 369 忆滁州幽谷 370 和韩学士襄州闻喜亭置酒 370 寄题梅龙图滑州溪园嘉祐元年 371 奉使道中五言长韵至和二年 372 奉使契丹初至雄州同前 373 奉使契丹回出上京马上作同前 374 送渭州王龙图同前 374 李留后家闻筝坐上作 375 送郓州李留后 376 子华学士儤直未满遽出馆伴病夫遂当轮宿辄成拙句奉呈嘉祐二年 377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同前 378 和梅圣俞元夕登东楼同前 379 再和同前 380 又和同前 380 忆鹤呈公仪同前 381 答王禹玉见赠同前 382 答王内翰范舍人同前 382 戏答圣俞持烛之句同前 383 小桃同前 384 戏书同前 384 春雪同前 385 和梅公仪尝茶同前 386 和较艺书事同前 386 和公仪赠白鷴同前 387 再和同前 388 和圣俞春雨同前 388 出省有日书事同前 389 和较艺将毕同前 389 喜定号和禹玉内翰同前 390 和出省同前 391 卷十三 393 律诗 393 送郑革先辈赐第南归嘉祐二年 393 和原父扬州六题同前 394 时会堂二首 394 春贡亭 394 竹西亭 394 昆丘台 394 蒙谷 395 内直奉寄圣俞博士至和□年 396 送梅龙图公仪知杭州嘉祐二年 397 送沈学士康知常州同前 397 圣俞在南省监印进士试卷有兀然独坐之叹因思去岁同在礼闱慨然有感兼简子华景仁嘉祐三年 398 奉答圣俞岁日书事嘉祐四年 399 夜闻春风有感奉寄同院子华紫微长文景仁同前 399 病告中怀子华原父同前 400 奉酬长文舍人出城见示之句同前 400 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子华同前 401 答和阁老刘舍人雨中见寄嘉祐五年 402 寄阁老刘舍人同前 403 详定幕次呈同舍嘉祐四年 404 禁中见鞓红牡丹同前 404 和江邻几学士桃花同前 405 送襄陵令李君同前 405 景灵宫致斋同前 406 夏享太庙摄事斋宫闻莺寄原甫同前 407 送王平甫下第同前 407 对雪十韵同前 408 和武平学士岁晚禁直书怀五言二十韵同前 409 答西京王尚书寄牡丹嘉祐六年 411 应制赏花钓鱼同前 411 清明赐新火同前 412 明堂庆成嘉祐七年 413 群玉殿赐宴同前 414 永昭陵挽词三首嘉祐八年 415 续作永昭陵挽词五首同前 417 赴集禧宫祈雪追忆从先皇驾幸泫然有感同前 418 夜宿中书东阁同前 419 送王学士赴两浙转运同前 420 早朝治平元年 421 下直同前 421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尝有闻莺诗寄原父因而有感四首同前 422 摄事斋宫偶书同前 423 早朝感事同前 424 集禧谢雨同前 425 下直呈同行三公同前 425 东阁雨中同前 426 四月十七日景灵宫奉迎仁宗皇帝御容有感治平二年 427 卷十四 428 律诗 428 马上默诵圣俞诗有感治平二年 428 定力院七叶木同前 429 秋阴同前 429 秋怀同前 430 初寒同前 431 寄渭州王仲仪龙图同前 431 崇政殿试贤良晚归同前 432 闻颍州通判国博与知郡学士唱和颇多因以奉寄知郡陆经通判杨褒同前 433 南郊庆成同前 433 和昭文相公上巳宴治平三年 434 三日赴宴口占同前 435 读杨蟠章安集同前 436 苏主簿洵挽歌同前 436 寄题沙溪宝锡院嘉祐五年 438 宋司空挽辞治平三年 438 感事治平四年 439 大行皇帝灵发引挽歌辞三首同前 440 奉答子履学士见赠之作同前 442 送道州张职方同前 443 再至汝阴三绝同前 444 郡斋书事寄子履同前 445 答子履学士见寄同前 446 寄枣人行书赠子履学士同前 446 赠隐者同前 447 戏书示黎教授同前 448 书怀同前 448 涡河龙潭 449 游太清宫出城马上口占熙宁元年 450 太清宫烧香同前 450 谢提刑张郎中寄笻竹柱杖治平四年 451 七言二首答黎教授同前 451 又寄许道人熙宁元年 452 扶沟知县周职方录示白鹤宫苏才翁子美赠黄道士诗并盛作三绝见索拙句辄为四韵奉酬同前 452 晓发齐州道中二首同前 453 表海亭同前 454 岁晚书事同前 455 谒庙马上有感同前 456 毬场看山同前 456 残腊同前 457 岁暮书事同前 458 闻沂州卢侍郎致仕有感同前 458 春晴书事熙宁二年 459 游石子涧同前 460 读易同前 460 水磨亭子同前 461 寄题相州荣归堂熙宁三年 461 昼锦堂同前 462 观鱼轩同前 463 狎鸥亭同前 464 休逸台同前 464 青州书事熙宁二年 465 留题南楼二绝同前 465 答和王宣徽 466 答和吕侍读熙宁四年 467 奉答子履学士见寄之作熙宁三年 468 谢景平挽词熙宁四年 468 答资政邵谏议见寄二首同前 469 卷十五 472 赋 472 黄杨树子赋景祐三年 472 鸣蝉赋嘉祐元年 474 秋声赋嘉祐四年 477 病暑赋同前 480 憎苍蝇赋治平三年 483 杂文 486 醉翁吟嘉祐元年 486 山中之乐 488 杂说三首 490 卷十六 493 论 493 正统论三首康定元年 493 或问一首 508 卷十七 511 论 511 本论二首庆历二年 511 朋党论庆历四年 520 魏梁解 525 为君难论二首庆历二年 527 卷十八 535 经旨 535 易或问三首景祐四年 535 明用一首同前 542 春秋论三首同前 545 春秋或问二首同前 556 泰誓论同前 558 纵囚论康定元年 562 辩 565 怪竹辩康定元年 565 卷十九 567 诏册 567 请皇太后权同听政诏嘉祐八年 567 皇太后还政议合行典礼诏同前 568 赐大宗正司诏治平元年 569 赐夏国诏书治平元年 570 英宗遗制治平四年 571 尊皇太后册文治平二年 572 卷二十 575 神道碑铭 575 金部郎中赠兵部侍郎阎公象神道碑铭宝元元年 575 太子太师致仕赠司空兼侍中文惠陈公尧佐神道碑铭庆历四年 578 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仲淹神道碑铭至和元年 587 卷二十一 598 神道碑铭 598 尚书户部郎中赠右谏议大夫曾公致尧神道碑铭庆历六年 598 尚书度支郎中天章阁待制王公质神道碑铭至和元年 604 袁州宜春县令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冀国公程公元白神道碑铭至和二年 610 镇安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太师中书令程公琳神道碑铭嘉祐四年 614 卷二十二 624 神道碑铭 624 太尉文正王公旦神道碑铭至和二年 624 观文殿大学士行兵部尚书西京留守赠司空兼侍中晏公殊神道碑铭同前 636 卷二十三 648 神道碑铭 648 忠武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恭王公德用神道碑铭嘉祐三年 648 赠刑部尚书余襄公靖神道碑铭治平四年 657 卷二十四 665 墓表 665 石曼卿延年墓表庆历元年 665 尚书屯田员外郎李君仲芳墓表宝元元年 670 内殿崇班薛君塾墓表庆历元年 672 连处士舜宾墓表庆历八年 674 尚书屯田员外郎张君谷墓表至和二年 676 龙武将军薛君睦墓表至和元年 679 永春县令欧君庆墓表天圣□年 681 河南府司录张君汝士墓表嘉祐二年 683 卷二十五 687 墓表 687 尚书屯田员外郎赠兵部员外郎钱君冶墓表至和二年 687 太常博士周君尧卿墓表皇祐五年 691 右班殿直赠右羽林军将军唐君拱墓表嘉祐四年 694 胡先生瑗墓表嘉祐六年 697 泷冈阡表熙宁三年 700 集贤校理丁君宝臣墓表熙宁元年 705 卷二十六 711 墓志铭 711 尚书虞部员外郎尹公仲宣墓志铭宝元元年 711 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谢公绛墓志铭康定元年 714 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简肃薛公奎墓志铭宝元元年 719 赠尚书度支员外郎张君思墓志铭嘉祐四年 727 卷二十七 730 墓志铭 730 翰林侍读学士给事中梅公询墓志铭庆历二年 730 尚书都官员外郎欧阳公晔墓志铭庆历四年 737 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代恕墓志铭同前 740 张子野先墓志铭康定元年 742 孙明复复先生墓志铭嘉祐二年 746 卷二十八 751 墓志铭 751 蔡君山高墓志铭庆历三年 751 黄梦升注墓志铭同前 755 大理寺丞狄君栗墓志铭庆历五年 759 薛质夫直孺墓志铭宝元二年 763 陇城县令赠太常博士吕君士元墓志铭庆历八年 765 尹师鲁洙墓志铭同前 767 卷二十九 774 墓志铭 774 尚书主客郎中刘君立之墓志铭皇祐二年 774 翰林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杨公偕墓志铭皇祐年 781 供备库副使杨君琪墓志铭皇祐三年 787 太子中舍王君汲墓志铭康定元年 789 尚书工部郎中欧阳公载墓志铭嘉祐二年 791 少府监分司西京裴公德谷墓志铭同前 795 卷三十 799 墓志铭 799 翰林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赠工部侍郎张公锡墓志铭皇祐元年 799 兵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杜公杞墓志铭至和元年 803 尚书比部员外郎陈君汉卿墓志铭至和二年 808 镇安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赠中书令谥文简程公琳墓志铭嘉祐二年 812 卷三十一 819 墓志铭 819 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衍墓志铭嘉祐二年 819 太常博士尹君源墓志铭至和元年 829 太子中舍梅君让墓志铭皇祐元年 833 湖州长史苏君舜钦墓志铭嘉祐元年 835 翰林侍读学士王公洙墓志铭嘉祐二年 841 卷三十二 847 墓志铭 847 尚书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赠右仆射文安王公尧臣墓志铭嘉祐四年 847 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育墓志铭同前 856 镇潼军节度观察留后李公端懿墓志铭嘉祐五年 864 卷三十三 870 墓志铭 870 尚书工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许公元墓志铭嘉祐二年 870 尚书刑部郎中充天章阁待制兼侍读赠右谏议大夫孙公甫墓志铭嘉祐五年 875 梅圣俞尧臣墓志铭嘉祐六年 881 江邻几休复墓志铭同前 885 卷三十四 891 墓志铭 891 尚书驾部员外郎致仕薛君长孺墓志铭治平三年 891 国子博士薛君良孺墓志铭同前 893 徂徕石先生介墓志铭治平二年 895 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洵墓志铭治平四年 902 赠太子太傅胡公宿墓志铭同前 907 卷三十五 917 墓志铭 917 永州军事判官郑君平墓志铭庆历四年 917 端明殿学士蔡公襄墓志铭熙宁元年 919 集贤院学士刘公敞墓志铭熙宁二年 926 零陵县令赠尚书都官员外郎吴君举墓碣铭嘉祐三年 936 卷三十六 939 墓志铭 939 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庆历五年 939 万寿县君徐氏墓志铭同前 942 长沙县君胡氏墓志铭 944 长寿县太君李氏墓志铭庆历八年 945 广平郡太君张氏墓志铭嘉祐元年 948 渤海县太君高氏墓碣同前 950 北海郡君王氏墓志铭嘉祐五年 953 长安郡太君卢氏墓志铭治平四年 955 卷三十七 958 墓志铭 958 皇从侄卫州防御使遂国公宗颜墓志铭嘉祐五年 958 皇从侄筠州团练使安陆侯宗讷墓志铭同前 960 皇从孙右领军卫大将军博平侯世融墓志铭同前 961 皇从侄康州刺史高密侯宗师墓志铭同前 963 皇从侄右监门卫将军广平侯宗沔墓志铭同前 964 皇从孙右监门卫将军世衡墓志铭同前 965 皇从孙右屯卫大将军武当侯世宣墓志铭同前 967 安陆侯夫人长乐郡君贾氏墓志铭同前 968 雍国太夫人冯氏墓志铭同前 968 东莱侯夫人平原郡夫人米氏墓志铭同前 970 韩国公夫人太宁郡君慕容氏墓志铭同前 972 右监门卫将军夫人李氏墓志铭同前 973 右监门卫将军夫人金堂县君钱氏墓志铭同前 974 右监门卫将军夫人武昌县君郭氏墓志铭同前 975 右监门卫将军夫人东阳县君郑氏墓志铭同前 976 右屯卫将军夫人永安县君慕容氏墓志铭同前 977 右监门卫将军夫人周氏墓志铭同前 977 卷三十八 979 行状 979 尚书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蔡公齐行状宝元二年 979 司封员外郎许公逖行状同前 986 卷三十九 991 记 991 泗州先春亭记景祐三年 991 夷陵县至喜堂记同前 994 峡州至喜亭记景祐四年 997 御书阁记庆历二年 999 画舫斋记庆历二年 1002 王彦章画像记庆历三年 1004 襄州谷城县夫子庙记宝元元年 1009 吉州学记庆历四年 1014 丰乐亭记庆历六年 1017 醉翁亭记庆历□年 1020 卷四十 1024 记 1024 菱溪石记庆历六年 1024 海陵许氏南园记庆历八年 1026 真州东园记皇祐三年 1029 浮槎山水记嘉祐三年 1031 有美堂记嘉祐四年 1035 相州昼锦堂记治平二年 1037 仁宗御飞白记治平四年 1041 岘山亭记熙宁三年 1044 卷四十一 1048 序 1048 章望之字序庆历三年 1048 释秘演诗集序庆历二年 1051 释惟俨文集序庆历元年 1054 诗谱补亡后序熙宁三年 1057 集古录目序嘉祐七年 1060 苏氏文集序皇祐三年 1063 郑荀改名序 1067 卷四十二 1070 序 1070 韵总序 1070 送杨寘序庆历七年 1073 送曾巩秀才序庆历二年 1075 送田画秀才宁亲万州序景祐四年 1077 谢氏诗序同前 1081 送张唐民归青州序庆历二年 1083 送王陶序 1085 孙子后序 1089 梅圣俞诗集序庆历六年 1092 卷四十三 1096 序 1096 送秘书丞宋君归太学序皇祐元年 1096 送徐无党南归序至和元年 1098 廖氏文集序嘉祐六年 1101 外制集序庆历五年 1104 礼部唱和诗序嘉祐二年 1107 内制集序嘉祐六年 1108 帝王世次图序 1110 后序 1114 卷四十四 1117 序 1117 思颍诗后序治平四年 1117 归田录序治平四年 1119 仲氏文集序熙宁元年 1122 续思颍诗序熙宁三年 1124 江邻几文集序熙宁四年 1127 薛简肃公文集序熙宁四年 1128 传 1130 六一居士传熙宁三年 1130 卷四十五 1134 书 1134 通进司上书康定元年 1134 卷四十六 1148 书 1148 准诏言事上书庆历二年 1148 卷四十七 1164 书 1164 答陕西安抚使范龙图辞辟命书康定元年 1164 答李诩书二首 1167 与荆南乐秀才书景祐四年 1173 答吴充秀才书康定元年 1176 上杜中丞论举官书景祐二年 1179 与曾巩论氏族书庆历六年 1183 答宋咸书至和二年 1185 卷四十八 1188 策问 1188 武成王庙问进士策二首庆历二年 1188 问进士策三首 1191 南省试进士策问三首嘉祐二年 1197 问进士策四首 1201 卷四十九 1206 祭文 1206 求雨祭文宝元元年 1206 求雨祭汉景帝文同前 1207 祭桓侯文景祐四年 1208 北岳庙赛雨祭文庆历五年 1209 修城祈晴祭五龙文庆历七年 1210 又祭城隍神文同前 1211 祈晴祭城隍神文同前 1212 又祭汉高祖文同前 1212 祈雨祭汉高皇帝文同前 1213 汉高祖庙赛雨文同前 1214 祈雨祭张龙公文皇祐二年 1215 祭薛尚书文宝元元年 1216 祭谢希深文康定元年 1218 祭薛质夫文 1220 祭叔父文庆历四年 1221 祭尹子渐文庆历五年 1222 祭尹师鲁文庆历八年 1223 祭苏子美文同前 1225 祭郑宣徽文 1227 皇考焚黄祭文 1228 卷五十 1229 祭文 1229 祭程相公文嘉祐元年 1229 祭资政范公文皇祐四年 1231 祭杜祁公文嘉祐二年 1233 祭吴尚书文嘉祐三年 1234 祭梅圣俞文嘉祐五年 1236 曾祖曾祖母祖祖母焚黄祭文三首嘉祐七年 1237 祭宋侍中文治平□年 1241 英宗皇帝灵驾发引祭文治平四年 1242 祭石曼卿文治平四年 1244 祭胡太傅文同前 1246 祭刘给事文熙宁元年 1247 祭丁学士文治平四年 1248 祭吴大资文嘉祐四年 1250 祭蔡端明文治平四年 1251 青州求晴祭文熙宁二年 1253 外集 1257 卷一 1257 乐府 1257 拟玉台体七首明道元年 1257 欲眠 1257 携手曲 1257 雨中归 1257 别后 1258 夜夜曲 1258 落日窗中坐 1258 领边绣 1258 古诗 1259 七交七首天圣九年 1259 河南府张推官 1259 尹书记 1259 杨户曹 1259 梅主簿 1260 张判官 1260 王秀才 1260 自叙 1260 答杨辟喜雨长句 1263 嵩山十二首明道元年 1265 公路涧 1265 拜马涧 1265 二室道 1265 自峻极中院步登太室中峰 1265 玉女窗 1266 玉女捣衣石 1266 天门 1266 天门泉 1266 天池 1266 三醉石 1266 峻极寺 1267 中峰 1267 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下五首明道元年 1268 和谢学士泛伊川浩然无归意因咏刘长卿佳句作欲留篇之什同前 1269 戏书拜呈学士三丈 1270 和杨子聪答圣俞月夜见寄 1271 谢人寄双桂树子明道二年 1272 雨中独酌二首 1272 庭前两好树 1273 绿竹堂独饮明道二年 1273 暇日雨后绿竹堂独居兼简府中诸僚 1276 江上弹琴 1277 送白秀才西归 1278 巩县初见黄河明道二年 1278 代书寄尹十一兄杨十六王三 1281 别圣俞 1283 送刘秀才归河内 1284 卷二 1286 古诗 1286 数诗 1286 答钱寺丞忆伊川 1288 书怀感事寄梅圣俞景祐元年 1288 杂言答圣俞见寄兼简东京诸友 1292 闻梅二授德兴令戏书 1292 戏赠 1294 寄左军巡刘判官 1294 罢官后初还襄城弊居述怀十韵回寄洛中旧僚 1295 和圣俞聚蚊 1295 送刘学士知衡州 1297 送张屯田归洛歌景祐二年 1298 述怀送张总之 1299 送子野 1300 送刘十三南游 1302 与李献臣宋子京春集东园得节字 1303 晚泊岳阳 1303 新开棋轩呈元珍表臣 1304 代赠田文初景祐四年 1304 惠泉亭 1305 过张至秘校庄 1306 行次叶县 1307 将至淮安马上早行学谢灵运体六韵 1308 自枝江山行至平陆驿五言二十四韵 1309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310 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 1311 古瓦砚 1314 新营小斋凿地炉辄成五言三十七韵 1315 卷三 1319 古诗 1319 南獠宝元元年 1319 寄圣俞 1322 答梅圣俞寺丞见寄宝元二年 1323 酬圣俞朔风见寄 1325 送琴僧知白宝元二年 1326 听平戎操 1327 书宜城修木渠记后奉呈朱寺丞 1328 谷正至始得先所寄书及诗不胜喜慰因书数韵奉酬圣俞康定元年 1330 答梅圣俞 1330 病中闻梅二南归 1331 送智蟾上人游天台 1332 送徐生秀州法曹 1333 读山海经图 1333 依韵和圣俞见寄 1334 晏太尉西园贺雪歌庆历元年 1335 送吴照邻还江南 1336 答朱采捕蝗诗庆历二年 1337 答苏子美离京见寄 1339 立秋有感寄苏子美 1340 喜雪示徐生 1341 赋竹上甘露 1343 和对雪忆梅花 1343 归雁亭庆历三年 1344 送韩子华 1346 送李太傅知冀州 1347 石篆诗庆历五年 1348 题滁州醉翁亭庆历六年 1350 赠学者 1351 春寒效李长吉体 1352 幽谷晚饮 1352 卷四 1354 古诗联句附 1354 桐花皇祐元年 1354 思二亭送光禄谢寺丞归滁阳 1355 堂中画像探题得杜子美 1356 和徐生假山 1357 送杨员外 1358 读梅氏诗有感示徐生 1359 和人三桥 1360 初夏刘氏竹林小饮 1361 眼有黑花戏书自遣 1362 送朱生 1362 雪皇祐二年 1363 雪晴 1364 琴高鱼嘉祐三年 1365 竹间亭 1366 箕山 1366 西园 1367 白兔至和二年 1368 偶书 1369 日本刀歌 1369 会峰亭 1371 晚步绿阴园遂登凝翠亭 1372 圣俞惠宣州笔戏书 1373 赠潘景温叟 1374 学书二首 1375 奉使道中作三首 1375 奉使道中寄坦师 1376 勉刘申 1377 寿楼 1378 试院闻奚琴作 1378 乞药有感呈梅圣俞嘉祐五年 1379 拟剥啄行寄赵少师熙宁五年 1380 绝句同前 1381 联句 1382 冬夕小斋联句寄梅圣俞康定元年 1382 剑联句庆历三年 1383 鹤联句同前 1386 来燕堂与赵叔平王禹玉王原叔韩子华联句续添 1389 卷五 1392 律诗 1392 汉宫 1392 送刘半千平阳簿 1393 楼头 1394 夕照 1395 送张学士知郢州 1395 晓咏 1396 禁火 1396 送赵山人归旧山 1397 闲居即事 1398 伤春 1399 公子 1399 夜意 1400 寄张至秘校 1401 寄徐巽秀才 1402 寄刘昉秀才 1402 送客回马上作 1403 西征道中送陈舅秀才北归 1403 送目 1404 春晓 1405 刘秀才宅对弈 1406 送李寔 1407 早夏郑工部园池 1407 舟中寄刘昉秀才 1408 月夕 1409 奉送叔父都官知永州 1409 柳 1410 舟中望京邑 1411 小圃 1412 即目 1412 南征道寄相送者 1413 楚泽 1413 题金山寺 1415 送窦秀才 1415 旅思 1416 仙意 1417 闻朱祠部罢浔州归阙 1417 倦征 1418 郑驾部射圃 1419 甘露寺 1420 送友人南下 1421 高楼 1422 榴花 1422 宿云梦馆 1422 鷤䳏 1423 帘 1423 行云 1424 琵琶亭上作 1424 柳 1425 井桐 1425 雪中寄友人 1425 与谢三学士绛唱和八首明道元年 1426 和国庠劝讲之什 1426 和游午桥庄 1426 和龙门晓望 1426 除夜偶成拜上学士三丈 1426 陪饮上林院后亭见樱桃花悉已披谢因成七言四韵 1427 昨日偶陪后骑同适近郊谨成七言四韵兼呈圣俞 1427 和八月十五日斋宫对月 1427 送学士三丈 1427 卷六 1431 律诗 1431 双桂楼明道元年 1431 题张应之县斋 1432 和梅圣俞杏花 1433 钱相中伏日池亭宴会分韵 1433 送辛判官 1434 丛翠亭 1434 贺九龙庙祈雪有应 1435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明道二年 1436 花山寒食 1436 寒食值雨 1437 寄谢晏尚书二绝 1437 留守相公移镇汉东 1438 寄圣俞 1439 柴舍人金霞阁 1440 送王公慥判官 1440 伊川独游景祐元年 1441 游彭城公白莲庄 1441 普明院避暑 1442 送高君先辈还家 1443 忆龙门 1443 赠梅圣俞 1444 郡人献花 1445 龙门泛舟晚向香山 1445 荷叶 1446 早赴府学释奠 1446 和晏尚书夏日偶至郊亭 1447 和晏尚书自嘲 1448 题荐严院 1448 寄题嵩巫亭景祐二年 1449 题净慧大师禅斋 1449 琵琶亭景祐三年 1450 初至虎牙滩见江山类龙门 1450 题张损之学士兰皋亭 1451 霁后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二首 1451 送致政朱郎中 1452 留题安州朱氏草堂 1453 题光化张氏园亭 1454 和圣俞百花洲二首宝元二年 1455 鱼 1455 月 1456 枨子 1456 初冬归襄城弊居 1457 和晏尚书对雪招饮庆历元年 1457 滑州归雁亭庆历三年 1458 送黄通之郧乡 1458 秋日与诸君马头山登高 1459 送杨君归汉上 1459 后潭游船见岸上看者有感庆历五年 1460 春日独居 1461 得滕岳阳书大夸湖山之美郡署怀物甚野其意有恋著之趣作诗一百四十言为寄且警激之 1461 幽谷种花洗山 1463 鹭鸶 1464 赠歌者庆历八年 1464 初春 1464 送田处士 1465 行次寿州寄内 1465 答吕太博赏双莲皇祐元年 1466 酬孙延仲龙图 1467 常州张卿养素堂 1467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 1468 去思堂会饮得春字 1469 太傅相公入陪大祀以疾不行圣恩优贤诏书俞允发于感遇纪以嘉篇小子不揆辄亦课成拙诗一首皇祐二年 1469 寄子春发运待制 1470 答许发运见寄 1471 赠庐山僧居讷 1472 过塞二首至和元年 1472 晏元献公挽辞三首至和二年 1473 酬滑州公仪龙图见寄 1474 卷七 1475 律诗 1475 赠王介甫嘉祐元年 1475 苏才翁挽诗二首 1476 送石扬休还蜀 1478 和景仁试明经大义多不通有感嘉祐二年 1479 和公仪试进士终场有作 1479 久在病告近方赴直偶成拙诗二首 1480 送润州通判屯田 1481 和刘原甫平山堂见寄嘉祐二年 1481 送张吉老赴浙宪 1482 春日词五首 1483 走笔答原甫提刑学士庆历五年误置此 1485 酬净照大师说 1485 和刘原父从幸后苑观稻呈讲筵诸公 1486 送薛水部通判并州 1487 鹤 1488 雁 1488 鹘 1488 原甫致斋集禧余亦摄事后庙谨呈拙句兼简圣俞嘉祐四年 1489 同年秘书丞陈动之挽词二首 1490 奉和刘舍人初雪 1491 暮春书事呈四舍人 1491 荷叶 1492 小池 1492 钓者 1493 霜 1493 牛 1494 送刘虚白二首 1494 刘丞相挽词二首 1495 寄大名程资政琳 1496 东斋对雪有怀 1497 雪后玉堂夜直 1497 官舍暇日书怀奉呈子华内翰长文原甫景仁舍人圣俞博士 1498 酬王君玉中秋席上待月值雨 1499 中秋不见月问客 1499 张仲通示墨竹嗣以嘉篇岂胜钦玩聊以四韵仰酬厚贶 1500 奉寄襄阳张学士兄 1501 奉答圣俞宿直见寄之作 1501 和原甫舍人阁下午寝归有作 1502 闻原甫久在病告有感 1503 试笔 1504 斋宫感事寄原甫学士 1505 戏答仲仪口号 1506 观龙图阁三圣御书应制嘉祐七年 1506 题东阁后集熙宁二年 1507 日长偶书 1508 寄答王仲仪太尉素熙宁三年 1508 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熙宁四年 1509 余昔留守南都得与杜祁公唱和诗有答公见赠二十韵之卒章云报国如乖愿归耕宁买田期无辱知己肯逐利名迁逮今二十有二年祁公捐馆亦十有五年矣而余始蒙恩得遂退休之请追怀平昔不胜感涕辄为短句置公祠堂 1510 答端明王尚书见寄兼简景仁文裕二侍郎二首 1510 寄题景纯学士藏春坞新居 1511 会老堂熙宁五年 1512 叔平少师去后会老堂独坐偶成 1513 退居述怀寄北京韩侍中二首 1514 赠潘道士 1515 答枢密吴给事充见寄 1516 答判班孙待制见寄 1516 初夏西湖 1517 寄河阳王宣徽 1517 寄韩子华熙宁四年 1518 戏刘原甫已下续添 1519 和子履游泗上雍家园 1520 卷八 1522 古赋 1522 红鹦鹉赋明道元年 1522 述梦赋明道二年 1525 荷花赋 1527 螟?赋 1530 辞 1531 啄木辞 1531 哭女师庆历五年 1533 颂 1534 会圣宫颂天圣九年 1534 赞 1540 有宋右谏议大夫赠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韩公国华真赞治平元年 1540 章 1541 州名急就章至和元年 1541 卷九 1544 论辨 1544 本论庆历二年 1544 正统论七首康定元年 1550 原正统论 1550 明正统论 1555 秦论 1558 魏论 1560 东晋论 1561 后魏论 1562 梁论 1564 正统辨二首 1566 时论 1568 原弊康定元年 1568 兵储庆历四年 1575 塞垣同前 1577 代曾参答弟子书续添 1580 卷十 1584 经旨 1584 石鹢论 1584 辨左氏 1588 三年无改问 1590 易或问景祐四年 1592 诗解八篇并序 1596 二南为正风解 1599 周召分圣贤解 1600 王国风解 1602 十五国次解 1604 定风雅颂解 1607 鲁颂解 1609 商颂解 1612 十月之交解 1613 卷十一 1615 神道碑铭 墓志铭 1615 卫尉卿祁公神道碑铭天圣八年 1615 谏议大夫杨公墓志铭景祐二年 1618 尚书职方郎中分司南京欧阳公墓志铭景祐元年 1624 都官郎中王公墓志铭明道二年 1628 左班殿直胥君墓志铭庆历二年 1630 内殿崇班薛君墓志铭治平三年 1633 长安县太君卢氏墓志铭景祐三年 1635 卷十二 1638 墓志铭 墓表 石椁铭 1638 漳南县君张氏墓志铭景祐二年 1638 太子宾客分司西京谢公墓志铭景祐二年 1640 检校司农少卿致仕张公墓志铭明道二年 1645 河南府司录张君墓志铭明道二年 1647 先君墓表皇祐□年 1648 母郑夫人石椁铭皇祐五年 1652 胥氏夫人墓志铭同前 1652 杨氏夫人墓志铭同前 1654 卷十三 1657 记 1657 河南府重修使院记明道元年 1657 河南府重修净垢院记同前 1658 陈氏荣乡亭记 1660 明因大师塔记景祐元年 1662 丛翠亭记明道元年 1665 非非堂记同前 1667 游大字院记天圣九年 1668 李秀才东园亭记景祐元年 1670 樊侯庙灾记 1673 东斋记明道二年 1676 伐树记天圣九年 1677 戕竹记 1679 养鱼记 1682 游鯈亭记景祐五年 1683 淅川县兴化寺廊记明道二年 1685 湘潭县修药师院佛殿记景祐三年 1687 偃虹堤记庆历六年 1689 大明水记庆历八年 1692 孙氏碑阴记皇祐三年 1695 三琴记嘉祐七年 1698 吉州学记续添 1699 卷十四 1702 序 1702 仁宗御集序治平二年 1702 送方希则序天圣八年 1705 送陈经秀才序明道元年 1708 送杨子聪户曹序明道二年 1711 送廖倚归衡山序同前 1713 送梅圣俞归河阳序明道元年 1714 张应之字序 1716 尹源字子渐序 1718 胡寅字序 1720 送陈子履赴绛州翼城序皇祐二年 1722 送孙屯田延仲序 1724 张令注周易序 1727 卷十五 1729 序 1729 删正黄庭经序 1729 送王圣纪赴扶风主簿序景祐三年 1732 送太原秀才序宝元二年 1734 传易图序 1735 月石砚屏歌序庆历八年 1740 七贤画序皇祐五年 1741 龙茶录后序治平元年 1743 传 1745 桑怿传皇祐二年 1745 卷十六 1751 书 1751 上范司谏书明道二年 1751 与郭秀才书同前 1755 与张秀才第一书同前 1757 与张秀才第二书同前 1759 与石推官第一书景祐二年 1763 与石推官第二书同前 1766 答西京王相公书景祐元年 1770 投时相书同前 1772 卷十七 1776 书 1776 与范希文书景祐元年 1776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同前 1777 代杨推官洎上吕相公求见书同前 1781 与黄校书论文章书 1784 与高司谏书景祐三年 1785 与尹师鲁第一书同前 1791 与尹师鲁第二书同前 1795 与尹师鲁第三书庆历五年 1797 与尹师鲁第四书庆历四年 1798 与尹师鲁第五书庆历五年 1800 回丁判官书景祐三年 1803 卷十八 1806 书 1806 与谢景山书景祐四年 1806 答李淑内翰书宝元元年 1809 答孙正之第一书景祐二年 1810 答孙正之第二书宝元二年 1811 与王源叔问古碑字书宝元元年 1813 与刁景纯学士书宝元三年 1815 与陈员外书康定元年 1817 答祖择之书 1819 与田元均论财计书皇祐三年 1822 答徐无党第一书 1823 答徐无党第二书庆历三年 1825 与陈之方书 1826 卷十九 1828 书 1828 答宋咸书至和三年 1828 与集贤杜相公书庆历四年 1829 答李大临学士书皇祐二年 1831 答陈知明书同前 1832 与王深甫论世谱帖 1834 与王深甫论裴公碣嘉祐八年 1835 再与王深甫论裴公碣同前 1837 与王深甫论五代张宪帖皇祐□年 1838 再与王深甫论五代张宪帖同前 1840 问王深甫五月一日会朝帖 1841 与杜诉论祁公墓志书嘉祐二年 1841 再与杜诉论祁公墓志书同前 1844 问刘原甫侍读入合仪帖 1845 与蔡君谟求书集古录序书嘉祐七年 1847 与乐秀才第一书续添 1849 卷二十 1852 策问 1852 问进士策题五道 1852 谥议 1855 赠太尉夏守赟谥议 1855 斋文 1857 顺祖惠元睿明皇帝忌辰斋文 1857 祭文 1858 祭沙山太守祈晴文皇祐五年 1858 祭五龙祈雨文宝元元年 1859 祈晴文 1860 祭东岳文熙宁四年 1860 祭金城夫人文皇祐五年 1861 祭王深甫文治平二年 1862 卷二十一 1863 谱图 1863 〔石本〕欧阳氏谱图序熙宁二年 1863 〔集本〕欧阳氏谱图序 1873 九射格 1883 卷二十二 1887 谱 1887 砚谱 1887 记 1891 洛阳牡丹记景祐元年 1891 花品序第一 1891 花释名第二 1895 风俗记第三 1900 牡丹记跋尾 1903 卷二十三 1905 杂题跋 1905 书李翱集后天圣□年 1905 书梅圣俞稿后明道元年 1906 读李翱文景祐三年 1910 书春秋繁露后景祐四年 1913 书韦应物西涧诗后庆历□年 1915 论尹师鲁墓志皇祐元年 1916 书冲厚居士墓铭后 1920 读裴寂传皇祐□年 1921 书梅圣俞河豚鱼诗后至和□年 1923 书三绝句诗后至和□年 1923 跋晏元献公书至和□年 1924 跋李西台书嘉祐二年 1925 又跋李西台书 1925 跋李翰林昌武书嘉祐□年 1926 记旧本韩文后嘉祐□年 1927 题薛公期画嘉祐八年 1930 跋杜祁公书同前 1931 跋永城县学记同前 1932 书荔枝谱后同前 1934 跋学士院题名同前 1935 跋茶录治平元年 1936 跋观文王尚书书同前 1938 跋学士院御诗同前 1939 跋薛简肃公书治平四年 1941 跋醉翁吟熙宁三年 1942 题青州山斋同前 1942 跋三绝帖熙宁五年 1943 卷二十四 1945 近体赋官题诗赋 1945 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并引状庆历二年 1945 监试玉不琢不成器赋天圣七年 1949 国学试人主之尊如堂赋同前 1952 诏重修太学诗同前 1954 省试司空掌舆地图赋天圣八年 1956 翠旌诗同前 1959 殿试藏珠于渊赋同前 1960 博爱无私诗阙 1963 赏以春夏赋 1964 畏天者保其国赋 1967 斲雕为朴赋 1971 祭先河而后海赋 1973 大匠诲人以规矩赋 1976 鲁秉周礼所以本赋已下续添 1978 秋狝诗 1982 卷二十五 1984 论 1984 殿试儒者可与守成论阙 1984 三皇设言民不违论 1984 贾谊不至公卿论 1987 夫子罕言利命仁论 1992 策 1995 南省试策五道天圣八年 1995 国学试策三道天圣七年 2014

作者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朗读(379+)
  • 收藏(313+)
  • pdf(841+)
  • 惊喜(785+)
  • 打包(976+)
  • 赞(416+)
  • TXT(443+)
  • 高亮(731+)
  • 温暖治愈(647+)
  • 图文(707+)
  • 自学(810+)
  • 冗长(581+)
  • 清晰(779+)
  • 系统(233+)
  • 深度(451+)
  • 带书签(323+)
  • 经典(937+)
  • 可复制(377+)
  • 宝藏(574+)
  • 高清(675+)

下载评论

  • 用户1729263663: ( 2024-10-18 23:01:03 )

    无损版本学术资源,EPUB/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 用户1729789009: ( 2024-10-25 00:56:49 )

    多格式版电子书下载极速,支持PDF/TXT格式导出,值得收藏。

  • 潘***丽: ( 2024-08-27 03:46:46 )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用户1743518304: ( 2025-04-01 22:38:24 )

    图文功能搭配MOBI/TXT格式,高清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用户1720108853: ( 2024-07-05 00:00:53 )

    完整的期刊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相关书评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