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中国哲学通史·现代卷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19 12:02:19

中国哲学通史·现代卷

中国哲学通史·现代卷精美图片

中国哲学通史·现代卷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本卷所涉时段上起晚清改良维新之际,下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论述了这一时段最能代表时代精神或哲学成就最高的近三十位哲学思想家,诸如王韬、郑观应、严复、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章太炎、王国维、李大钊、陈独秀、李达、艾思奇、毛泽东、胡适、梁漱溟、张君劢、熊十力、冯友兰、贺麟、张东荪、金岳霖、洪谦、张岱年、李石岑、方东美、朱谦之等,表现了这些哲学思想家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强势的现代西方文化和式微的中国传统文化所作的深沉思考、慎重取舍和精心建构,以及采取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马克思主义等不同立场的哲学思想家之间具有深远启迪意义的思想论争,由此凸显了这一时段哲学思想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历程,为当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揭橥了中国文化思想的应然走向。

书籍目录:

导论 第一章 传统思想框架中的西学成分:现代哲学的发端 第一节 王韬的道一观、尚智论和一我论 一、生平著述 二、作为改良思想之根据的道一观 三、具有现代色彩的尚智论和一我论 第二节 郑观应的道器论、天人论和中国哲学观 一、生平著述 二、作为改良思想之基础的道器论 三、以德为本的天人论 四、无名有实的中国哲学观 第二章 中西新旧的杂糅:现代哲学的起步 第一节 康有为的二元本体观、自然—功利人性论和重智倾向 一、生平著述 二、“惟元惟人”的二元本体观 三、“求乐免苦”的自然—功利人性论 四、“人惟有智”的重智倾向 第二节 谭嗣同杂糅新旧以求通变的“仁学” 一、生平著述 二、新旧杂糅的哲学思想 三、尚通求变的理论旨归 第三节 孙中山的心物本体观、知难行易论和社会历史哲学 一、生平著述 二、太极说与生元说 三、行易知难说 四、民生史观与互助论 第四节 章炳麟的本体观、认识论和进化论 一、生平著述 二、阿屯—以太本体观和真如本体观 三、经验论、唯理论和直觉认识论 四、科学进化论和俱分进化论 第三章 中西学术的界分与参较:现代哲学的初成 第一节 严复的质力本体—宇宙观和经验主义认识论 一、生平著述 二、质力本体—宇宙观 三、经验主义认识论 第二节 王国维的哲学观及其精深的哲学研究 一、生平著述 二、非功利性哲学观 三、纯粹性学术追求 四、经验论取向 第四章 崇尚西化与否弃传统:现代哲学的荡越 第一节 陈独秀的激进主义中西文化观 一、生平著述 二、全盘反传统和全盘西化的文化观 第二节 胡适的实用主义哲学观和文化观 一、生平著述 二、实用主义哲学观 三、全盘西化和全盘反传统的文化观 第五章 嘉纳西学并护持传统:现代哲学的含弘 第一节 梁漱溟基于意欲本体的文化哲学 一、生平著述 二、意欲本体论 三、理性认识论 四、三路向与三期重现的文化哲学 第二节 张君劢的自由意志人生观及其和会中西归宗儒家的文化观 一、生平著述 二、“科玄论战”中的现代新儒家风貌 三、和会中西归宗儒家的文化观 四、民族主义本位与自由精神 第六章 从低潮到巨澜:现代哲学的主流 第一节 李大钊的传统哲学思想和唯物史观 一、生平著述 二、传统哲学思想 三、人生哲学思想 四、唯物史观思想 五、社会哲学思想 第二节 李达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入研究与全面阐述 一、生平著述 二、《现代社会学》对唯物史观的系统表达 三、《社会学大纲》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阐述 第三节 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发展及其《实践论》和《矛盾论》 一、生平著述 二、早期哲学思想 三、成熟期哲学思想 第四节 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中国化和时代化 一、生平著述 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成功探索及其影响 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入研究与宣传 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时代化的践行与局限 第七章 返本与开新:现代哲学的建树 第一节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一、生平著述 二、体用不二的本体—宇宙论 三、尽人合天的心性工夫论 四、尊崇性智而不遗量智的认识论 第二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 一、生平著述 二、无极而太极的本体宇宙论 三、以理化情的社会道德论 四、基于觉解的人生境界论 五、始正终负的哲学方法论 六、辨异见同的中西文化观 七、创立范式的中国哲学史学 第三 节方东美的比较哲学 一、生平著述 二、生命哲学 三、比较哲学 第四节 贺麟的理想唯心论 一、生平著述 二、逻辑的心本体论 三、直觉与辩证法相贯通 四、自然的知行合一观 五、现代新儒者的人生观 第八章独立的哲思:现代哲学的边缘 第一节 金岳霖的具有严密逻辑性和高度思辨性的情感哲学 一、生平著述 二、道是式—能的本体宇宙论 三、无极而太极的道的实现论 四、以所得还治所与的认识论 五、知识论的态度与元学的态度 第二节 朱谦之的唯情哲学 一、生平著述 二、情本体论 三、直觉方法论 四、“复情”的人性论 第三节 洪谦对维也纳学派之逻辑实证论的引介 一、生平著述 二、逻辑实证论引介 第四节 张岱年的“新唯物论”和新文化建设思想 一、生平著述 二、“新唯物论”哲学体系 三、中国哲学史研究 四、中国新文化建设思想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胡治洪,男,祖籍江西省奉新县,1954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1983年获文学士学位,198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4至1995年为澳大利亚悉尼大学亚洲研究院访问学者,2001至2002年为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2008至2009年为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现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儒家文化研究》辑刊副主编、中国哲学史学会学术促进委员会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中国朱子学会理事、湖北省周易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和中国现代哲学,目前致力于“启蒙反思”研究。主要著作有《全球语境中的儒家论说:杜维明新儒学思想研究》、《大家精要:唐君毅》、《儒哲新思》等,迄今已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强推(790+)
  • 力荐(653+)
  • 物超所值(252+)
  • 广告(851+)
  • 感谢(180+)
  • MOBI(426+)
  • 高亮(434+)
  • 权威(908+)
  • 影印(126+)
  • 模糊(547+)
  • 无广告(868+)
  • 带书签(606+)
  • 神器(426+)
  • 高速(937+)
  • 感动(576+)
  • 双语(923+)
  • 完整(665+)
  • 必下(340+)
  • 不亏(158+)
  • 经典(657+)

下载评论

  • 用户1716576602: ( 2024-05-25 02:50:02 )

    优质版本小说资源,EPUB/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25959763: ( 2024-09-10 17:16:03 )

    稳定下载PDF/MOBI文件,优质报告推荐收藏,资源优质。

  • 用户1716198396: ( 2024-05-20 17:46:36 )

    精校版本小说资源,MOBI/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资源优质。

  • 用户1728965879: ( 2024-10-15 12:17:59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PDF/AZW3格式导出,资源优质。

  • 用户1729882263: ( 2024-10-26 02:51:03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PDF/MOBI格式导出,推荐下载。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