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广松涉
人物简介:
广松涉(1933—1994),日本福冈柳川人,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新左翼运动旗手,当代日本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创立了独具东方特色的“广松哲学”。其思想兼容了新科学观、当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以及带有浓郁东方文化色彩的哲学,富有创见。论著收录于《广松涉著作集》(全16卷,岩波书店,1996—1997)、《广松涉文选》(全6卷,情况出版,1995)中。
--
臧泳帧,日本东北大学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师从广松涉的学生直江清隆,研究方向为胡塞尔现象学、身体现象学和日本近代哲学。
邓习议,南京大学哲学博士,师从张一兵教授。日本东京大学、东北大学访问研究员,中华日本哲学会理事。湖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日本哲学研究。著有《四肢结构论:关系主义何以可能》《哲园探元》,译有《黑格尔推理论与马克思价值形式论》《唯物史观的原像》《赫斯精粹》《资本论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交互主体的存在结构》《原因与理由的迷宫:因由哲学》等。
“近代的超克”论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在“近代的超克”研究领域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作品
以哲学家的深刻分解京都学派诸人的思想构造
以历史学家的笔力还原思想与现实的隐秘关联
披露原始文本,精道犀利点评,柄谷行人解说推荐
--
“近代的超克”是日本思想史上的著名公案,它作为问题提出,缘于1942年日本《文学界》杂志召集的同名座谈会和《中央公论》杂志召集的“世界史的立场与日本”座谈会。战后,这一问题成了日本知识分子自我批判和反思的重要思想课题。
日语“近代”一词,约略相当于汉语的“现代”;“近代的超克”,相当于对“现代的反思”或对“现代的超越”,意为超越英美所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体制和政治理念,以及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和革命理念,而构建新的体制和新的理念。
广松涉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对各种各样的文献和细微的人际关系进行了详尽的考察,立体地呈现了这个被称为“危险思想家”的知识群体,是如何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覆灭而瓦解的。全书聚焦近代日本哲学的谱系,在这一点上区别于竹内好的名作《近代的超克》,后者专注于保田与重郎和日本浪漫派的可能性,而忽视了京都学派的哲学家。
这一话题,读者还可参阅我店出版的竹内好著《近代的超克》,以及子安宣邦著《何谓“现代的超克”》。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