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现代与后现代 - 作者:周河清

周河清

人物简介:

河清,浙江临安人,1958年生,文革期间曾回乡插队。当过两年半知识青年,1980年毕业于洛阳外语学院法语专业,1985年考上浙江美术学院西方美术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7年赴法,就学于巴黎第一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1992年获艺术史博士学位。 曾中译法翻译郁达夫的小说《过去》(北京外文出版社,1983年)、法译中翻译安・塔比耶斯的《艺术实践》(浙江摄影出版社,1998年),另在国内和法国的艺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和法国的艺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和译文十余篇。

现代与后现代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810196888
  • 作者:周河清
  •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1994-01
  • 页数:472
  • 价格:25.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精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对现代文学和后现代主义感兴趣的读者,文学研究者,哲学爱好者,大学文科学生,以及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现象有深入思考的人
  • TAG:文学理论 / 后现代主义 / 社会批判 / 现代文学 / 思想哲学
  • 豆瓣评分:8
  • 更新时间:2025-05-19 17:08:57

内容简介:

《现代与后现代:西方艺术文化小史》分为两部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作者把“现代性”归纳为五个特征:人类中心主义、进步论、个人中心主义、“新”之崇拜和非主题化倾向(现代艺术),而“后现代性”则是对“现代性”的质疑和扬弃,是“现代性”的物极必反。 全书旨在论证自启蒙运动开创的“现代性”原则、勾画“现代性”在今日西方的困境,正是西方文化陷入深刻的危机,才有出现后现代主义的转折。与此同时,作者在题外话中,强调中国文化并非“落后”文化,而是一种独特的、与西方文化有实质“差异”的文化。中西文化不是“差距”的关系,而是“差异”的关系。因此,实有冷静地反观自己脚踏的土地、重新认识和肯定中国文化的价值的必要性。 提倡一种文化的民族主义,认为只有重续中国文化的本根(而非乌托邦地乞灵于西方“现代性”文化)才能救中国,这是作者河清的信念。河清专攻西方艺术史,在历史地阐述西方“现代性”文化的形成和“后现代性”现象的产生之时,不无个人的创见,想必对海内外学者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