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稿(下)

中国哲学史稿(下)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史稿(下)》内容简介:中国哲学有独特的范畴。在中国哲学里最早提出的范畴是“天”。“天”的原意是主宰,是天命,也就是上帝。周人灭殷,给“天命”加了新的解释,叫做“天命靡常”。天下不一定是哪一姓的,唯有“德”者受之。到了春秋,开明的思想家作了更进一步的解释,叫做“天与人与”。这个解释不一定自孟轲始。人们早就说过,“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是在唯心主义范围内对“天”所作的递次进步的解释。苟况出来,把“天”直接还原为苍苍之天,说“天人相分”,它不管人事。人可以顺应天的规律,创造“天”所没有的东西。这就由唯心主义转到了唯物主义。可是,在地主阶级转向保守以后,他们又要假“天”以自重了。到董仲舒手里,“天”又成了有意志的上帝。此后,在唯物主义者,“天”一直是苍苍之天,不过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在唯心主义者,“天”一直是上帝。
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采用理智的范畴来表明宇宙的起源的,是道家。它的最高的范畴是“道”,认为“道生天地”。这显然是客观唯心主义。这即令是错的,也表明他们已有很高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在“道生天地”的前提下,庄周又提出“通天下一气耳”的命题。在他们,是道生气。经过“道”的物质性的逐渐增加,到了王充,虽然不无动摇,却提出了天是气。
书籍目录:
第五篇 宋元哲学 1
第一章 宋元哲学概观 3
一、宋元哲学的历史背景 3
二、宋元哲学的思想背景 10
三、宋元哲学发展的大势 17
第二章 李觏 25
一、李觏的生平和著作 25
二、李觏的宇宙观 27
三、李觏的人性论 30
四、李觏的礼论 32
五、李觏的知行论 37
六、李觏对佛、老的态度 39
第三章 邵雍 41
一、邵雍的生平和著作 41
二、邵雍的先天学 43
三、邵雍的历史观 47
四、邵雍的观物论 50
第四章 周敦颐 53
一、周敦颐的生平 53
二、周敦颐的太极说 54
三、周敦颐的人性论 56
四、周敦颐的政治思想 58
第五章 张载 60
一、张载的生平和著作 60
二、张载的宇宙观 62
三、张载的人性论 66
四、张载的社会政治思想 69
五、张载的知行论 71
第六章 王安石 76
一、王安石的生平和著作 76
二、王安石的宇宙观 80
三、王安石的人性论 83
四、王安石的社会政治思想 86
五、王安石的知行论 89
第七章 程颢、程颐 93
一、二程的生平 93
二、二程的宇宙观 96
三、二程的人性论 99
四、二程的社会历史观 102
五、二程的知行论 105
第八章 朱熹 110
一、朱熹的生平和著作 110
二、朱熹的宇宙观 114
三、朱熹的人性论 119
四、朱熹的社会历史观 123
五、朱熹的知行论 125
第九章 陆九渊 129
一、陆九渊的生平 129
二、陆九渊的宇宙观 130
三、陆九渊的人性论 133
四、陆九渊的社会历史观 135
五、陆九渊的知行论 137
第十章 叶适 140
一、叶适的生平和著作 140
二、叶适的宇宙观 142
三、叶适的人性论 146
四、叶适的历史政治观 148
五、叶适的知行论 151
第十一章 陈亮 155
一、陈亮的生平和著作 155
二、陈亮的宇宙观 157
三、陈亮的人性论 159
四、陈亮的历史观 162
五、陈亮的知行论 164
第十二章 邓牧 167
一、邓牧及其《伯牙琴》 167
二、邓牧的宇宙观 168
三、邓牧的社会历史观 170
四、邓牧的人生态度 171
第十三章 许衡 173
一、许衡的生平和著作 173
二、许衡的宇宙观 176
三、许衡的历史观 178
四、许衡论王道与霸道 182
五、许衡论天理与人欲 185
六、许衡的处世经 189
第六篇 明清哲学 193
第一章 明清哲学概观 195
一、明清哲学的历史背景 195
二、明清哲学的思想背景 201
三、明清哲学发展的大势 206
第二章 刘基 220
一、刘基的生平和著作 220
二、刘基的宇宙观 222
三、刘基的人性论 224
四、刘基的社会政治思想 225
五、刘基的知行论 228
第三章 陈献章 230
一、陈献章的生平 230
二、陈献章的宇宙观 231
三、陈献章人性论 232
四、陈献章论为学 233
第四章 罗钦顺 235
一、罗钦顺的生平和著作 235
二、罗钦顺的宇宙观 236
三、罗钦顺的人性论 239
四、罗钦顺的认识论 241
第五章 王守仁 243
一、王守仁的生平和著作 243
二、王守仁的心学 245
三、王守仁的致良知说 248
四、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 250
第六章 王廷相 254
一、王廷相的生平和著作 254
二、王廷相的宇宙观 255
三、王廷相的人性论 260
四、王廷相的知行论 263
第七章 李贽 267
一、李贽的生平和著作 267
二、李贽的宇宙观 270
三、李贽的人性论 274
四、李贽的历史观 278
五、李贽的知行论 281
六、李贽的反道学斗争 283
第八章 吕坤 287
一、吕坤的生平和著作 287
二、吕坤的宇宙观 289
三、吕坤的人性论 292
四、吕坤的知行论 296
第九章 黄宗羲 300
一、黄宗羲的生平和著作 300
二、黄宗羲的宇宙观 302
三、黄宗羲的人性论 306
四、黄宗羲的知行论 309
五、黄宗羲的民主启蒙思想 313
第十章 顾炎武 317
一、顾炎武的生平和著作 317
二、顾炎武的宇宙观 319
三、顾炎武的人性论 322
四、顾炎武的知行论 324
第十一章 王夫之 327
一、王夫之的生平和著作 327
二、王夫之的宇宙观 328
三、王夫之的人性论 334
四、王夫之的历史观 339
五、王夫之的知行论 341
第十二章 颜元 346
一、颜元的生平和著作 346
二、颜元的天人合一论 348
三、颜元的气质之性无恶论 350
四、颜元的社会历史观 355
五、颜元对程朱、陆王学派的批判 357
六、颜元对佛、老的批判 361
第十三章 章学诚 363
一、章学诚的生平和著作 363
二、章学诚论道 364
三、章学诚论学 366
第十四章 戴震 371
一、戴震的生平和著作 371
二、戴震的宇宙观 372
三、戴震的人性论 375
四、戴震的知行论 381
第七篇 近代哲学 385
第一章 近代哲学概观 387
一、近代哲学的历史背景 387
二、近代哲学的思想背景 395
三、近代哲学发展的大势 401
第二章 龚自珍 416
一、龚自珍的生平和著作 416
二、龚自珍的宇宙观 419
三、龚自珍的性无善恶论 422
四、龚自珍的社会历史观 424
五、龚自珍的变法思想 427
六、龚自珍论为学 431
第三章 魏源 434
一、魏源的生平和著作 434
二、魏源的若干哲学观点 435
三、魏源的革新思想 437
第四章 洪秀全、洪仁玕 439
一、洪秀全、洪仁玕的生平和著作 439
二、洪秀全的宗教形式的平等观 443
三、洪秀全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 447
四、洪仁玕的新天新地新人新世界 449
第五章 康有为 453
一、康有为的生平和著作 453
二、康有为的孔教论 457
三、康有为的大同说 462
四、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466
第六章 谭嗣同 469
一、谭嗣同的生平和著作 469
二、谭嗣同的宇宙观 472
三、谭嗣同的历史观 479
四、谭嗣同的名实论 484
五、谭嗣同的性情论 488
六、谭嗣同的变法思想 491
第七章 严复 496
一、严复的生平和译著 496
二、严复的宇宙观 499
三、严复的社会历史观 503
四、严复的人性论 513
五、严复论中西学术 516
第八章 梁启超 519
一、梁启超的生平和著作 519
二、梁启超论宗教与哲学 521
三、梁启超的历史观 524
四、梁启超评介西方的思想方法 527
五、梁启超的维新思想 529
第九章 章太炎 532
一、章太炎的生平和著作 532
二、章太炎的无神论思想 535
三、章太炎的无神宗教论 539
四、章太炎的国家论和俱分进化论 542
第十章 孙中山 545
一、孙中山的生平和著作 545
二、孙中山的宇宙进化论 548
三、孙中山的社会进化论 550
四、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 556
第十一章 李大钊 561
一、李大钊的生平和著作 561
二、李大钊的宇宙观 563
三、李大钊的历史观 565
四、李大钊的人生观 568
结束语 571
作者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7489833:
( 2025-01-22 04:03:53 )
图文功能搭配MOBI/AZW3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37817872:
( 2025-01-25 23:11:12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流畅,支持EPUB/MOBI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30275629:
( 2024-10-30 16:07:09 )
音频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AZW3/TXT格式导出,值得收藏。
-
用户1714953370:
( 2024-05-06 07:56:10 )
完整版本期刊资源,EPUB/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
用户1718582297:
( 2024-06-17 07:58:17 )
精校的学术资源,双语设计提升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