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扬芳

人物简介:

谭扬芳,重庆奉节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政治学博士后。2008年7月博士后出站后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工作。曾在北京市宣武区宣传部挂职担任副部长。获得中国人事部博士后科研基金第41批资助。研究方向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独立完成副部级高校重点课题1项,参研过国家级课题、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专著一部《波普尔历史哲学述评》(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参著4本,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通往奴役之路》评析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811106299
  • 作者:谭扬芳
  • 出版社:安徽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8
  • 页数:275
  • 价格:18.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政治学研究者, 经济学爱好者, 历史学者, 政治哲学学生, 对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感兴趣的读者
  • TAG:历史分析 / 经济学 / 政治哲学 / 社会主义批判 / 自由主义理论
  • 豆瓣评分:3.7
  • 更新时间:2025-05-20 00:14:58

内容简介:

《〈通往奴役之路〉评析:哈耶克社会主义批判之批判》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的成名之作。在该书出版前,在职业经济学家的小圈子以外,他几乎不为人所知。《通往奴役之路》的出版改变了这一切,使哈耶克变成了家喻户晓的名人。 其二,《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的转向之作。该书标志着他将研究的重心渐渐由纯经济学理论转向社会哲学,注重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自由”、“平等”、“竞争”。 其三,《通往奴役之路》是哈耶克的奠基之作。他的《自由宪章》、《自由秩序原理》和《法律、立法和自由》等后期著作的中心意图是要阐明: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经济协调在本质上要优于通过官僚体制对社会进行的政治协调。因此,他主张尽量减小政治和政府的作用。而这些观点可追溯到他在《通往奴役之路》中阐发的主要思想:社会主义迟早会导致极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