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

内容简介:
《诗论》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并非只有历史意义,因为它所涉及的问题,如中西文化的批判继承问题、新诗发展的道路问题以及现代中国美学的建构问题,都是我们今天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十分重要的课题,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书籍目录:
抗战版序
增订版序
第一章 诗的起源
一 历史与考古学的证据不尽可凭
二 心理学的解释:“表现”情感 与“再现”印象
三 诗歌与音乐、舞蹈同源
四 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 同源的痕迹
五 原始诗歌的作者
第二章 诗与谐隐
一 诗与谐
二 诗与隐
三 诗与纯粹的文字游戏
第三章 诗的境界——情趣与意象
一 诗与直觉
二 意象与情趣的契合
三 关于诗的境界的几种分别
四 诗的主观与客观
五 情趣与意象契合的分量
附: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第四章 论表现——情感思想与语言文字的关系
一 “表现”一词意义的暧昧
二 情感思想和语言的联贯性
三 我们的表现说和克罗齐表现说的差别
四 普通的误解起于文字
五 “诗意”、“寻思”与修改
六 古叉与白话
第五章 诗与散文
一 音律与风格上的差异
二 实质上的差异
三 否认诗与散文的分别
四 诗为有音律的纯文学
五 形式沿袭传统与情思语言一致说不冲突
六 诗的音律本身的价值
第六章 诗与乐——节奏
一 节奏的性质
二 节奏的谐与拗
三 节奏与情绪的关系
四 语言的节奏与音乐的节奏
五 诗的歌诵问题
第七章 诗与画——评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一 诗画同质说与诗乐同质说
二 莱辛的诗画异质说
三 画如何叙述,诗如何描写
四 莱辛学说的批评
第八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上):论声
一 声的分析
二 音的各种分别与诗的节奏
三 中国的四声是什么
四 四声与中国诗的节奏
五 四声与调质
第九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中):论顿
一 顿的区分
二 顿与英诗“步”、法诗“顿”的比较
三 顿与句法
四 白话诗的顿
第十章 中国诗的节奏与声韵的分析(下):论韵
一 韵的性质与起源
二 无韵诗及废韵的运动
三 韵在中文诗里何以特别重要
四 韵与诗句构造
五 旧诗用韵法的毛病
第十一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上):赋对于诗的影响
一 自然进化的轨迹
二 律诗的特色在音义对仗
三 赋对于诗的三点影响
四 律诗的排偶对散文发展的影响
第十二章 中国诗何以走上“律”的路(下):声律的研究何以特盛于齐梁以后?
一 律诗的音韵受到梵音反切的影响
二 齐梁时代诗求在文词本身见出音乐
附:替诗的音律辩护
第十三章 陶渊明
一 陶渊明的身世、交游、阅读和思想
二 陶渊明的情感生活
三 陶渊明的人格与风格
附录给一位写新诗的青年朋友
后记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我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曾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安徽大学等院校教授。参与筹办《文学杂志》并任主编。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作协顾问。翻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拉奥孔》、艾克曼所辑《歌德谈话录》、黑格尔《美学》3卷等;著有《给青年的十三封信》《谈美》《西方美学史》《诗论》等;有《朱光潜全集》(20卷)行世。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5197230:
( 2024-12-26 15:13:50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极速,支持AZW3/TXT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
用户1741475126:
( 2025-03-09 07:05:26 )
文字可复制,方便做笔记。
-
用户1730924402:
( 2024-11-07 04:20:02 )
音频功能搭配EPUB/AZW3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25337624:
( 2024-09-03 12:27:04 )
多格式版电子书下载极速,支持MOBI/TXT格式导出,操作便捷。
-
用户1728179737:
( 2024-10-06 09:55:37 )
双语版电子书下载秒传,支持AZW3/TXT格式导出,体验良好。
相关书评
-
论诗及由诗说开去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20 05:09:05
-
字里尽风流 ——《诗论》,中国诗歌的美之意象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20 05:09:05
-
一本搞定多本的美学大师的《诗论》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20 05:09:05
-
诗,为何美,美在哪里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20 05:09:05
-
不仅仅要读诗,更要知道诗之所以为诗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20 05:09:05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