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20 07:54:22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精美图片

亚洲史的研究方法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为“葛兆光讲义系列”之一,是作者2011年后为博士生开设“亚洲史的研究方法”课程的讲稿,经过十年以上的讲述,并反复修订增补后成书。 全书分为四单元十三讲,从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东西方有关亚洲史的学术史,重点讲到近世东部亚洲海域史的研究,并且详细介绍近世环东部亚洲海域历史的相关文献。本书的重点,是通过案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途径,也讨论如何既把中国史放在亚洲史的大背景中,又从中国角度观察周边,进一步通过中国、东部亚洲海域、整个亚洲,理解历史的交错、联系和融汇。每个单元都以“问题”开始,讨论亚洲史研究的必要性,以“讨论”结尾,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最后给出建议阅读的论著目录。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门针对研究生的历史课,而且是有关区域史研究的方法论。

书籍目录:

开场白:“亚洲史研究的方法”课程要旨 第一单元:亚洲史/东部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问题:亚洲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可能吗?】 第一讲 从“元寇/蒙古袭来”事件说起 引言:同一个历史事件,在不同的区域、角度和影响 一、“元寇/蒙古袭来”的前前后后 二、“蒙古袭来”及其对东北亚诸国的直接冲击 三、“元寇”事件的历史意义:世界史的开端? 第二讲 亚洲史研究的可能性 引言:不要画地为牢:把中国放进亚洲 一、“亚洲”或“东部亚洲”,凭什么成为一个历史世界? 二、所谓亚洲或东部亚洲海域:它与欧洲的不同历史与文明 三、近世的东部亚洲海域:几个故事 四、超越国境:交错与纠缠的区域史 第三讲 亚洲/东部亚洲史的研究方法 引言:1990年以来历史学的变化趋势 一、仍然是历史、考古与语言:亚洲史研究在中国 二、物品:物质文化史的途径 三、人物:族群与文化融合的历史 四、书籍:图书中的亚洲史 五、事件:涉及亚洲不同国家的历史事件研究 【讨论:文献、历史和语言】 【建议阅读论著】 第二单元:亚洲史的学术史: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与中国的亚洲史研究 【问题:为什么要讨论学术史?亚洲研究与日本东洋学的兴起】 第一讲 从欧洲东方学、日本东洋学到亚洲史研究 引言:趋向现代:明治以来的东洋学 一、何为东洋?明治大正时代日本对中国周边之研究 二、“与欧人争胜”:欧洲东方学之刺激 三、“有如国土”:明治大正时代日本的侵略野心与学术取向之关系 四、明治大正时代:东洋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日本学者 五、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诸领域所受日本之影响 第二讲 个案:近代东西学术中之南中国海及东南亚研究 引言:关于环南海或东南亚的历史研究 一、东西学术史上的“南海” 二、法国东方学家的南海研究:以费琅、马司帛罗和伯希和为例 三、日本东洋学家的南海研究:以藤田丰八和石田干之助两部著作为中心 四、东西学术影响下的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学界:以冯承钧为例 五、“南海”:历史课题与政治问题 六、有关南海的历史文献,以及《塞尔登地图》 【讨论:通向亚洲史或东部亚洲史的途径】 【建议阅读论著】 第三单元:环东海南海作为一个历史世界:十五世纪以后的东部亚洲海域史 【问题:为什么十五世纪之后,要谈论“东部亚洲海域”?】 第一讲 蒙古时代以后:东部亚洲海域史的一个关键时代(1368—1420) 引言:历史的“关键时期” 一、妥协:亚洲东部局势的暂时稳定(1368—1405) 二、对峙:东部亚洲国际秩序的一段曲折(1403—1419) 三、冲突:“应永外寇”或“己亥东征”(1419) 四、再平衡:朝鲜通信使出使日本(1419—1420年及以后) 五、小结:蒙古时代之后的东部亚洲海域 第二讲 十五至十九世纪的环东海南海海域 引言:从一部文献与一幅地图说起 一、“蒙古时代”之后:东部亚洲海域成为一个历史世界 二、海道超越了陆路:十五世纪后历史重心从西北转向东南 三、自西徂东:东部亚洲海域的秩序在十九世纪面临挑战 四、小结:对“中央欧亚”与“东亚”概念的反省:重提环东海南海海域研究之必要 【讨论:有关“东部亚洲海域”,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建议阅读论著】 第四单元:域外有关近世东部亚洲的历史文献举例 【问题:就算你研究中国史,是否中国史料就已足够?】 第一讲 揽镜自鉴:为什么要关注这些域外史料? 引言:为什么有关中国的域外史料开始引起注意? 一、域外汉文史料的意义:举几个例子 二、域外汉文史料的意义(续):继续举例说明 三、为什么中国学界对此关注不够? 四、现代学术变化可能的又一波? 第二讲 有关东部亚洲与中国的日本文献举例 引言:且向东瀛寻逸史? 一、《华夷变态》 二、《唐通事会所日录》【附:《清俗纪闻》】 三、《通航一览》 四、《善邻国宝记》 五、《入明记》 【附说:明清中国有关日本的文献举例】 第三讲 有关东亚与中国的朝鲜史料举例 引言:最近的“邻居”,最“汉”的文献 一、《韩国文集丛刊》 二、《承政院日记》及《同文汇考》 三、《通文馆志》 【附说:明清中国有关朝鲜的文献举例】 第四讲 有关朝鲜日本之间交往的通信使汉文文献 引言:什么是“通信使”?日朝之间的往来 一、朝鲜通信使的三类使命:修好睦邻、刺探情报、吊丧庆贺 二、通信使的影响:东亚文化的交流 三、现存朝鲜通信使文献:两种丛刊与《朝鲜通信使文献选编》 第五讲 有关琉球的汉文文献 引言:十五、十六世纪亚洲东部海上贸易的中心 一、古琉球•琉球王国•纳入日本:琉球历史的简介 二、《历代宝案》 三、明清中国有关琉球历史的文献 四、注意朝鲜文献中的琉球 第六讲 有关越南与中国的汉文文献举例 引言:通过北寇叙述塑造认同:越南的历史文献 一、挣脱中原王朝的羁縻与控制:安南的独立史 二、《大越史记全书》的历史书写 三、其他史料:碑铭以及北使或燕行文献 【讨论:从各种汉文文献中看东亚的历史】 课程总结

作者简介:

葛兆光,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本科、研究生毕业,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及历史学系文科资深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东亚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和文化史。主要著作有《中国思想史》(两卷本,1998,2000)、《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2011)、《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2014)等。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多格式(333+)
  • 实用(672+)
  • 干货(192+)
  • 无损(748+)
  • 无广告(195+)
  • EPUB(205+)
  • 可听读(764+)
  • 可打印(638+)
  • 浅薄(803+)
  • 物超所值(325+)
  • 可复制(693+)
  • 高亮(364+)
  • 优质(192+)
  • 自动(1733+)
  • 职场(181+)
  • 破损(684+)
  • 权威(933+)
  • 模糊(704+)
  • 超预期(778+)

下载评论

  • 用户1724791019: ( 2024-08-28 04:36:59 )

    优质版本教材资源,MOBI/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 用户1744710271: ( 2025-04-15 17:44:31 )

    稳定下载PDF/MOBI文件,精校期刊推荐收藏,体验良好。

  • 用户1726406273: ( 2024-09-15 21:17:53 )

    无延迟下载PDF/AZW3文件,完整期刊推荐收藏,操作便捷。

  • 用户1724712934: ( 2024-08-27 06:55:34 )

    精校的教材资源,双语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33060512: ( 2024-12-01 21:41:52 )

    双语功能搭配PDF/EPUB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相关书评


以下书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