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乔荼波陀(S.Dasgupta)
人物简介:
乔荼波陀(Gaudapda,约640年--690年),吠檀多不二论较早和较系统的表述者。主要著作有《蛙氏奥义颂》(又称《圣教论》)。他认为世界最高的原理是梵,亦即最高我。最高我有四位:第一是普遍位,这是梵的觉醒的状态,它认知着外界的对象。第二是光明位,此时梵处于梦眠状态,已经从外界事物和经验印象印象中初步摆脱出来,但还认知着内部的精神。第三是智慧位。这是一种深睡状态,一种纯粹意识,梵既摆脱了外界印象,也摆脱了内部的精神对象。第四是最高我的真实存在。在这个状态下,既无主、客观的对立,亦无时间、因果的制约。这个最高位就是梵,也是人的纯粹天性。"四位说"早在奥义书中已经出现,乔氏将其做了进一步的发挥。
圣教论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100134996
- 作者:[印度] 乔荼波陀(S.Dasgupta) / 巫白慧
-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
- 出版时间:暂无出版时间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暂无价格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暂无装帧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原作名:Agama-ZAstra
- 适合人群:哲学爱好者, 宗教研究者, 历史学者, 文化评论家, 对宗教哲学有兴趣的读者
- TAG:历史研究 / 哲学 / 宗教 / 文化批评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更新时间:2025-05-20 08:59:33
内容简介:
《圣教论》一书是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吠檀多不二论派的经典性着作,作者为乔荼波陀。《圣教论》是对《蛙氏奥义》的最古老的注释,在他之后,还有商揭罗的注释,以及其他人的复注。
《圣教论》全部共分四章,215颂。第一章为“圣教章”,与书名一样(Agamaprakarana)。共29颂。第一章用“圣教”(Agama)一词,主要是要表现它对《蛙氏奥义》的传承。第二章为“虚妄章”(Vaitathya),共38颂。阐述对客观世界的看法。第三章为“不二 章”(Advaita),共48颂。阐述乔荼波陀的核心思想“不生说”。第四章为“炭灭章”(AlAtasAnti)又为“旋火寂静章”或“归敬章”。alAta是指火把的意思,即点着了火把以后在空中挥舞,产生一个火的圆圈的感觉。这是比喻现象世界的虚幻不实。“归敬”是说向“觉者” (saMbuddha)归命的意思,此章把悟知真理的人称为“佛陀”,最大的特征就是受佛教影响明显。
全格式电子版 - 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