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的洋务新政(全二卷)

清季的洋务新政(全二卷)电子书籍推荐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洋务运动”一词,并非所指19世纪事情发生时期所固有,乃后人于数十年后所强加。现尚不知确切始于何时何人,但知20世纪30年代后期,已为一些马克思主义学者所使用。不过自此以后二十余年间,并未为较多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所接受。其为较多学者所接受,则始自1961年中国史学会主编的《洋务运动》八册资料出版以后。当时作者也曾以工作岗位相近的关系,敬参过末议,表示过对采用这个名称的支持,还曾杜撰了一个说法:“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在外国侵略和农民革命打击下,由一部分人进行的自救运动”,以为采用作为书名提供论据。
书籍目录:
洋务新政正名议(代序)
一、“洋务运动”一词的来历与质疑
二、洋务派的“借法”活动并未造成“运动”形势
三、改称“洋务新政”最适宜
第一卷洋务新政的兴起和推行
第一章 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培植代理人
第一节 买办制度和买办阶级的形成
一、买办制度的建立
二、买办阶级的出现
三、早期买办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桥梁
第二节 外国侵略者迫使清政府变成其在华统治工具
一、在衰朽的躯干上嫁接出适合侵略需要的新生机
二、打和拉,抗与降
三、就近驾驭和支持买办势力发动政变
四、在军事勾结中培植半殖民地近代武装势力
五、教导清政府遵守和适应半殖民地新秩序
第二章 洋务派的产生和形成
第一节 地主阶级中出现洋务派
一、封建统治者中一部分 人逐渐对外国侵略者有了“新认识”
二、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师夷智以制民
三、守定和议、曲全邻好,承认半殖民地新秩序
四、接受改造,借法维持半殖民地制度下的封建统治
第二节 洋务派的实质
一、洋务派的性质
二、满洲贵族中的洋务派
第三章 洋务派的主体——曾、李集团
第一节 曾国藩及其湘军曾系集团
一、洋务派和外安内政策的制定推行者
二、开近代借法维持半殖民地制度下封建统治风气之先
三、宋儒义理之学的洋务派今用
四、曾氏湘军嫡系的余绪
第二节 集洋务派大成的李鸿章 及其淮系集团
一、曾国藩“安内和外”国策的主要继承人
二、修补半殖民地制度下封建统治破屋的裱糊匠
三、近代军阀和近代官僚资本主义的奠基人
四、淮军将领的各种洋务新政态度
第三节 洋务派的两大干将——郭嵩焘和丁日昌
一、洋务派的理论家郭嵩焘
二、洋务派的实干家丁日昌
第四章 洋务派思想及其与清流派之争s
第一节 洋务派思想的半殖民地性质
一、何为洋务派思想
二、洋务派思想的产生
三、洋务派思想的中心内容是遵从半殖民制度和借法维持封建统治
四、所谓“外须和戎”——洋务派怎样遵从半殖民地制度
五、所谓“内须变法”——洋务派怎样借法以维持半殖民地制度下的封建统治
第二节 清流派的倏兴倏败与封建地主阶级谋求恢复独立统治希望的最后破灭
一、所谓“清流派”
二、清流派的“攘外”——洋务派和守旧派之外的第三条道路
三、清流派的“修内”——统治阶级内部的整饬与斗争
四、甲申朝变和清流派的失败与分裂
第五章 总理衙门的设立和洋务新政的推行
第一节 总理各国侵略事务和洋务新政的衙门——总理衙门的设立
一、接受侵略者改造的首要措施
二、总理各国的侵略事务
三、变橘为枳的洋务新政总汇
四、海关道与洋务局
第二节 维持半殖民地制度下封建统治的育才活动
一、洋务派所需要的近代人才
二、培养翻译官的同文馆
三、近代军事学校的设立
(一)福建船政局前后学堂及其他
(二)北洋的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
(三)广东和南洋的水陆师学堂
四、出洋肄业生的派遣
(一)留美学生的半途而废
(二)海军学生欧洲留学的多次派遣与中止
(三)陆军留学生的试探
五、洋务派兴学和出洋培育人才政策的失败及半殖民地教育体制的肇端
附录一 表1 总理衙门经费估算表
附录二 洋务新政人才培养和雇用经费统计
表2 洋务新政人才培养经费总表
表3 同文学馆经费表
表4 各地各种西学馆经费表
表5 福建船政局前后学堂经费表
表6 北洋水师各学堂经费表
表7 北洋陆军各学堂经费表
表8 北洋各杂项学堂经费表
表9 南洋各学堂经费表
表10 广东各学堂经费表
表11 出国留学经费表
表12 淮军和海防雇用洋员经费表
表13 军事工业雇用洋员工经费表
表14 洋务事业雇用洋员经费表
第二卷 滴血新政的半殖民地军事设施
第七章 近代海军的筹建与覆败
第八章 北洋舰队的建立与覆灭
第九章 半殖民地近代军火工业的畸形建设
第十章 近代船舰制造工业的兴衰
附录一 怀念我的父亲
附录二 忆百川老师
编后记
作者简介:
樊百川,男,河南省新郑县人。1923年生,1996年逝世。1947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由北京大学毕业,入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直至逝世。生前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经济史研究室筹备组组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国防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种津贴。
撰写和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写作范文澜主编《中国近代史"中的有关农民运动和经济史的内容;郭沫若主编、刘大年主持《中国史稿》中的若干章节。个人著有《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50万字)、《准军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28万字)。其中《中国轮船航运业的兴起》获四川出版社优秀图书奖、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优秀科研成果奖、光明日报社优秀学术著作奖。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评论
-
用户1736631426:
( 2025-01-12 05:37:06 )
图文功能搭配MOBI/AZW3格式,完整数字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师***怡:
( 2024-12-12 08:53:18 )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用户1720807012:
( 2024-07-13 01:56:52 )
无损版本期刊资源,EPUB/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
用户1729882263:
( 2024-10-26 02:51:03 )
图文版电子书下载稳定,支持PDF/MOBI格式导出,推荐下载。
-
用户1727854853:
( 2024-10-02 15:40:53 )
完整版本报告资源,EPUB/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推荐下载。
相关书评
-
素材的掌握、考据的严谨和论证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20 10:58:39
-
第三条道路——关于清末清流派的论述
来源:豆瓣 发布时间:2025-05-20 10:58:39
下载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