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王小波传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1 05:22:35

王小波传

王小波传精美图片

王小波传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10455452
  • 作者:问菲
  •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6-4-19
  • 页数:248
  • 价格:33.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适合人群:对王小波作品感兴趣的人,文学爱好者,传记读者,思想研究者,对现代文学史有兴趣的读者
  • TAG:文学评论 / 传记 / 现代文学 / 思想启蒙 / 王小波
  • 豆瓣评分:7.5
  • 更新时间:2025-05-01 05:22:35

内容简介:

王小波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作为自由撰稿人,他犀利的杂文令报社和杂志社的编辑们如获至宝,他挚爱的小说却难以获得发表,这道无形的枷锁王小波一生都没能完全冲破。又有谁想到,在他去世以后,他的所有作品,包括小说、杂文、散文和书信都被一版再版,热销至今。 本书以王小波的生平经历为纵轴,以他在文学、思想、精神世界方面的惊人天赋和才华横向铺展,并着重描写了他与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李银河的爱情,是一本详尽客观的王小波的传记,也是一个关于天赋与自由的故事。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顽劣少年 王小波从小就喜欢闭目思考,大有一种特立独行与外界隔绝开来的状态。他脸上常常显露出呆呆的表情,母亲怜爱地称他为“傻波子”。如果你因此就认为小波傻,那么就大错特错了,当年的他是个不折不扣的顽劣少年。“据说我爸用劲大的时候他两脚都能离地。”哥哥王小平这样形容王小波,并且调侃说,父亲王方名接触王小波身体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手拎耳朵。 世间再无王小波 革命青年 王家小四 迎来曙光 偷书读 第二章 去云南 生在特殊时代的人们拥有特殊的命运。1966年,“文革”开始了。1968年,16岁的王小波不顾亲友的反对,毅然踏上了去云南的列车,成了一名插队知青。这是王小波第一次离开家,是王小波第一次尝试写作的年纪,是王小波并不算漫长的人生中的第一段重要经历。 “文革”开始 顽童时代的结束 坚定地要去云南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第三章 那个特殊的年代 王小波在云南待得并不久,很快,他回到了北京。后来,他又短暂插队去了山东,还在那里当了一段时间的民办教师。在这之后,王小波开始了他的工人生涯。 回京 “失败”的插队 去山东 第一次教师生涯 第四章 终于可以上学了 王小波的父亲王方名是大学教授。“文革”时期,父亲的这个身份给王小波一家带来了不少麻烦,但在“文革”结束之后,王小波却因之收获了甜蜜的果实。1977年,高考恢复了,这对于王小波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当别人都在“闹革命”的时候,王小波从未放弃过学习,而父母就是他最好的老师。1978年,26岁的王小波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开启了他的高校生涯。 可笑的城市 革命时期的爱情 萧伯纳与“郭鲁茅巴” 进入大学 最熟悉的校园 第五章 特立独行的爱情 王小波与李银河是中国文坛继钱钟书与杨绛之后的又一对神仙眷侣。他俩结婚是在1980年,当时的王小波还是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名大学生。而王小波与李银河之间的爱情故事也足以称得上特立独行。 《绿毛水怪》 那些花儿 王小波的爱情观 当王小波遇见李银河 第六章 留学与游历 如果不能睁开眼睛看世界,那么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思想家。幸运的是,王小波有这样的机会。1984年,王小波进入了美国匹兹堡大学,师从于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留学期间,王小波还与妻子李银河一起游历了美国与西欧,这是他人生见识的又一段快速积累时期。 难得的机遇 艰难的生活 许倬云先生 在路上 第七章 精神自由之路 改革开放之后的20年,是人们逐渐脱离体制的20年。俞敏洪脱离体制去教书,最后创办了新东方;马云脱离体制去办网站,最后创立了阿里巴巴;还有无数普通工人脱离体制,成了个体户,一小部分人成了中国第一批富起来的人。王小波也走上了这条路,但他脱离体制走的却不是致富之路,而是一条精神自由之路,他选择的职业是自由撰稿人。 回国 辞职 获奖 创作高产期 第八章 他们的世界 20多年前,同性恋是一个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群体,但这“人们”中却不包括王小波与李银河。1992年,王小波与李银河合著的《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 在香港出版发行。可以说,在关注同性恋这一社会边缘群体方面,王小波与李银河是中国当之无愧的先驱者。这也造就了日后王小波的葬礼上那感人至深的一幕。 被刻意忽视的群体 巨大的争议 第九章 短促的终结 没有人想到,王小波会在45岁的盛年骤然离世。这正是王小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读者越来越多的时候,他却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给所有喜爱他的文字的人,也给中国文学界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一声惨叫 身后事 轰动 第十章 中国的卡夫卡 在中国的“70后”“80后”的心中,王小波是一面旗帜,是王小波的文字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同样也是王小波,让他们拥有了自由的思想。从这一点来看,王小波是真真正正地影响了一代人的。再加上他的创作风格和个人经历与卡夫卡颇有相似之处,所以称他为“中国的卡夫卡”并不过分。或许,王小波在世界文坛的地位无法与卡夫卡相提并论,但在中国读者的眼中,王小波永远是独一无二的那一个。 门下走狗 文坛的忽视 历史不会忘记 后记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王菲,笔名问菲,资深撰稿人。文学功底深厚,眼光独到,文笔极佳,擅长职场生存、历史传记类书籍的撰写。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清晰(496+)
  • EPUB(700+)
  • 权威(933+)
  • 博大精深(294+)
  • 朗读(258+)
  • 云同步(634+)
  • 科研(648+)
  • 惊喜(110+)
  • 带目录(775+)
  • 可打印(892+)
  • 精排(871+)
  • 稳定(590+)
  • PDF(100+)
  • 感谢(543+)
  • 打包(484+)
  • 优质(442+)
  • 无损(236+)
  • 缺页(558+)
  • 完美(165+)
  • 相见恨晚(533+)

下载评论

  • 用户1733389926: ( 2024-12-05 17:12:06 )

    优质的报告资源,图文设计提升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 用户1740915335: ( 2025-03-02 19:35:35 )

    稳定下载AZW3/TXT文件,无损教材推荐收藏,资源优质。

  • 用户1714912545: ( 2024-05-05 20:35:45 )

    双语功能搭配EPUB/AZW3格式,优质数字阅读体验,体验良好。

  • 相***儿: ( 2025-03-16 20:38:45 )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用户1724857768: ( 2024-08-28 23:09:28 )

    音频功能搭配PDF/MOBI格式,高清数字阅读体验,操作便捷。


相关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