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社会工作理论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1 06:12:38

社会工作理论

社会工作理论精美图片

社会工作理论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本书力求站在一线实务工作者的角度,以实务工作中面临的个人心理、互动关系和社会结构三种改变导向为出发点,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实用性。直接从服务发展的脉络和要求入手梳理社会工作不同理论流派的理论框架、核心概念和历史演变过程,使读者能够将其与实际的服务结合起来理解社会工作理论的内涵,感受社会工作理论所蕴含的实务改变力量,突出社会工作理论是一种实务理论。 2、历史性。结合每个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该理论流派重要贡献者的个人经历和学术历程,在具体的社会历史场景中阐释每个社会工作理论的内涵和历史演变过程。 3、系统性。在介绍每个理论流派时,根据该理论流派的理论讨论焦点分个人心理导向、互动关系导向和社会结构导向三个部分分别予以介绍,同时根据各个理论流派发展的内在关联分门别类进行阐述,使读者能够更准地把握每个理论流派的理论核心内涵。

书籍目录:

导言 一 社会工作理论是一种实践理论 二 里士满和亚当斯的社会工作图像 第一部分:以个人心理为主导的理论 第一章 心理动力视角 第一节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一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演变 二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框架 三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服务技巧的基本逻辑 第二节 功能理论 一 功能理论的演变 二 功能理论的逻辑框架 第三节 问题解决模式 一 问题解决模式的演变 二 问题解决模式的理论框架 第四节 任务中心模式 一 任务中心模式的演变 二 任务中心模式的理论框架 三 任务中心模式服务技巧的基本逻辑 第五节 危机介入模式 一 危机介入模式的演变 二 危机介入模式的理论框架 第六节 依恋社会工作 一 依恋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依恋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七节 自我心理学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自我心理学视角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自我心理学视角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章 认知和行为视角 D一节 行为主义社会工作 一 行为主义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行为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认知社会工作 一 认知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认知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认知行为社会工作 一 认知行为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认知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 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和灵性视角 D一节 人本主义社会工作 一 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人本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 一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存在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灵性社会工作 一 灵性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灵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部分:以互动关系为主导的理论 第四章 沟通和建构视角 D一节 策略治疗社会工作 一 策略治疗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策略治疗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建构主义社会工作 一 建构主义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建构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社会建构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社会建构视角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社会建构视角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五章 人际关系视角 D一节 关系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关系视角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关系视角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社会支持网络视角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六章 系统和生态视角 D一节 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三 系统视角的社会工作服务技巧的基本逻辑 第二节 生态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生态视角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生态视角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生活模式 一 生活模式的演变 二 生活模式的理论框架 三 生活模式服务技巧的基本逻辑 第四节 优势视角 一 优势视角的演变 二 优势视角的理论框架 三 优势视角个案管理的基本逻辑 第三部分:以社会结构为主导的理论 第七章 增能视角 D一节 增能社会工作 一 增能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增能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反歧视、反排斥社会工作 一 反歧视、反排斥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反歧视、反排斥社会工作的逻辑框架 三 反歧视、反排斥社会工作服务技巧的基本逻辑 第三节 倡导视角的社会工作 一 倡导视角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倡导视角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八章 多元文化视角 D一节 种族文化敏感的社会工作 一 种族文化敏感的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种族文化敏感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多元文化社会工作 一 多元文化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多元文化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九章 批判视角 D一节 批判社会工作 一 批判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批判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 一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女性主义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十章 社会发展视角 D一节 发展性社会工作 一 发展性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第二节 宏观社会工作 一 宏观社会工作的演变 二 宏观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 结语 一 社会工作理论的基本命题 二 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基础

作者简介:

童敏,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全国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项目主要负责人,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专家、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福建省民政厅和厦门市湖里区社会工作专业督导,长期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和相关研究,发表社会工作方面的中文学术论文一百余篇、英文论文数篇,出版论著多部;主持过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民政部以及横向的社会工作课题多项。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健康照顾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理论、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化和本土化以及中国文化与社会工作。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带目录(435+)
  • 悬疑惊悚(108+)
  • 可听读(789+)
  • 高速(191+)
  • 经典(1494+)
  • 分卷(159+)
  • MOBI(1287+)
  • 满意(853+)
  • 缺页(193+)
  • 扫描(898+)
  • 多格式(463+)
  • 适合文学爱好者(359+)
  • 权威(979+)
  • 带书签(323+)
  • 优质(442+)
  • 无颠倒(951+)
  • 重排(898+)
  • 兴趣(251+)

下载评论

  • 用户1728461169: ( 2024-10-09 16:06:09 )

    秒传下载PDF/TXT文件,精校小说推荐收藏,资源优质。

  • 用户1725452311: ( 2024-09-04 20:18:31 )

    内容比想象中丰富,超出预期!

  • 用户1743740835: ( 2025-04-04 12:27:15 )

    高清版本报告资源,PDF/MOBI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 用户1720142641: ( 2024-07-05 09:24:01 )

    无损的小说资源,多格式设计提升阅读体验,值得收藏。

  • 用户1726612910: ( 2024-09-18 06:41:50 )

    互动功能搭配PDF/AZW3格式,优质数字阅读体验,推荐下载。


相关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