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儒学引论 - 作者:崔大华

崔大华

人物简介:

暂无相关内容,正在全力查找中


儒学引论书籍相关信息

  • ISBN:9787010031729
  • 作者:崔大华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1-9-1
  • 页数:872
  • 价格:46.00元
  • 纸张:暂无纸张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暂无语言
  • 丛书:哲学史家文库
  • 适合人群: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爱好者,对儒家思想有浓厚兴趣的人,历史学者,哲学系学生,以及希望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读者。
  • TAG:中国哲学 / 儒家思想 / 文化研究 / 历史哲学 / 传统道德
  • 豆瓣评分:8.3
  • 更新时间:2025-04-28 19:55:28

内容简介:

《儒学引论》是人民出版社最近组织出版的“哲学史家文库”系列图书的一部,收入该文库的哲学著作有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新编》、候外庐主编《中国思想通史》以及任继愈、朱谦之、方克立、汪子嵩、叶秀山等21人的著作。崔大华研究员的另一部著作《庄学研究》也被收入这一文库并再版。一人同时有两部专著被人民出版社收入“哲学史家文库”,充分显示了崔大华研究员在我国当代哲学史家队伍中的地位。 《儒学引论》一书66万字,由四篇组成。甲篇先秦儒学,论述儒学的确立及其最初的发展。认为孔子突破原始宗教观念和西周宗法观念而确立的儒学,是一由心性的、社会的和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构成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孔子之后,先秦儒学主要有孟子、荀子和以《礼记》、《易传》为代表的三个不同的理论走向。较之孔子的儒学思想,孟子在心性的和超越的层面上有较多的承接与发展;荀子则在社会的和超越的层面上表现出较大的变异;《礼记》和《易传》中吸收进不少道家思想观念,补充了孔子思想中天道自然观理论的不足。乙、丙两篇从两个主要方面论述儒学在先秦以后的理论面貌和历史面貌,其一是作为儒学学术基础的经学,其一是作为儒家哲学的儒学三个理论形态——汉代天人之学、魏晋自然之学和宋明性理之学。在经学篇中,论述了经学从今古文经学到宋学、清学的发展历程,和经学的训诂、义释、考辨等基本学术内容。在儒学理论形态篇中,论述了儒学的天人之学、自然之学和性理之学的不同理论内涵,及其对儒学三个理论层面中基本范畴性、礼、天命的不同诠释,和模塑的社会生活之功能的不同表现。丁篇是总结,从儒学的特质、理论结构、社会功能三个主要之点上对儒学作总体的概括,最后还论及了儒学的现代处境。 《儒学引论》是一部自觉用结构的、比较的和历史的分析方法,全面地论述儒学理论和学术内容及其历史发展的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