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妄想的悖论 - 作者:[美]路易斯·A. 萨斯

[美]路易斯·A. 萨斯

人物简介:

-作者简介- 路易斯•A. 萨斯(Louis A. Sass),美国罗格斯大学临床心理学系杰出教授、比较文学研究所和认知科学中心成员。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和艺术部以及哲学和心理学部前任主席。另著有《疯狂与现代主义:现代艺术、文学和思想中的精神错乱》等。 -译者简介- 陈劲骁,巴黎大学精神分析与心理病理学博士,南京晓庄学院心理健康研究院讲师,南京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院智库研究员,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师工作站)儿童精神分析工作室负责人,中国精神分析专委会青年委员,江苏精神分析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注册心理咨询师,微信公众号“癔托邦”主理人。著有《精神病的暧昧性:拉康临床结构批判》(法文)、《生就言在:弗朗索瓦兹•多尔多精神分析思想导论》、《镜子、父亲、女人与疯子:拉康的精神分析世界》(合著)等,译有《人工智能的精神分析》等。

妄想的悖论书籍相关信息


内容简介:

以疯狂为舟,哲学为桨,驶向人类意识幽暗而绚烂的深海 不仅是精神病理学的里程碑,更是一曲献给追问意义之人的智性交响 -编辑推荐- 19世纪精神病学史上的著名病人施瑞伯大法官 × 20世纪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 —— 一场跨越世纪的对话! ○ 精神病学史上经典案例的深度解析,突破理论、启发临床 聚焦精神病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施瑞伯的《一名神经疾病患者的回忆录》,揭示其妄想背后的逻辑连贯性,展现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复杂而自洽的内心宇宙。重新诠释“双重记账”“虚幻具体性”等核心症状,为精神病学、心理学提供全新视角,启发治疗实践与病理机制研究。 ● 哲学利刃剖解疯狂逻辑,颠覆认知的精神病理学革命 融合精神病理学、哲学(现象学、分析哲学)、文学分析,以维特根斯坦对唯我论、语言与存在的批判为工具,剖析精神分裂症的主观化经验,提出“疯狂是理性自我倒错”的颠覆性观点;开创“哲学诊疗疯狂”的研究路径,挑战传统“现实检验失败”的医学范式。 ○ 以疯狂为镜,追问“何以为人” 将精神分裂症视为现代人理性异化的极端隐喻,追问“工具理性统治下,我们是否都是潜在的唯我论囚徒”。超越病理标签,将疯狂升华为理解人类意识、自由与存在界限的镜像,回应福柯、拉康等思想家的现代性批判。 ● 叩击存在本质的学术经典与思想史诗 旁征博引雅斯贝尔斯、弗洛伊德、福柯等思想巨擘,兼具学术深度与人文关怀,适合哲学、心理学、文学研究者及对心智奥秘感兴趣的读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深入探讨精神病患者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的专著。作者通过对比精神病患者的叙述(特别选取了精神病学史上最著名的案例:丹尼尔•保罗•施瑞伯《一名神经疾病患者的回忆录》一书作为例证)与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著作,挑战了我们对精神病的传统理解。作者指出,尽管精神病患者可能相信一些非真实的事情,但他们并不总是将这些妄想误认为现实。萨斯以其独特的洞察力和同情心,为我们提供了对精神病患者内心世界的全新视角。 -媒体推荐- 在这本学术性强、文笔流畅的著作中,作者试图通过以下独特的三段论来重新解释施瑞伯:唯我论是维特根斯坦的核心;唯我论是对精神分裂症的一种解释;唯我论是对施瑞伯的一种解释。 ——《精神分析书刊》 萨斯想在本书中做一些人们普遍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为精神分裂症提供一个“基本”定义。萨斯之所以希望这样做,是因为他对精神分裂症的定义与20世纪生活的许多文化表现相似。这是一本文笔清晰、论证充分的著作,将引起很多人的讨论。 ——桑德•L. 吉尔曼,康奈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