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新书屋 - 诗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本书资料更新时间:2025-05-01 07:27:04

诗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诗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精美图片

诗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书籍详细信息


内容简介:

文学翻译的根本任务在于实现作品“诗性”价值在译语环境中的再生。本书借鉴诗学理论,对文学翻译活动的诗性内涵和层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翻译活动的诗性体现在原作文学性在翻译活动中的迁移和再生,分析了文学性的本质及其在作品中的物质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译者如何围绕对文学性的理解和把握,在翻译过程中实现形式转换、语义再生和价值重构的问题。本书也从诗学理论出发,重新审视了翻译标准、翻译方法和翻译忠实性问题,并提出了翻译的“文本”标准、文字翻译的诗性维度以及围绕节奏的忠实观等较为新颖的观点。 本书由作者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来,作者借助诗学尤其是现代诗学理论来考察文学翻译。作者首先对诗学理论进行了梳理、思考和归纳;其次,运用诗学理论来观照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及文学翻译研究中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借助诗学理论中辨证统一的形式、意义观,作者对传统翻译研究中存在的二元对立忠实观提出质疑,并在法国学者亨利·梅肖尼克诗学观的启发之下,提出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新颖的忠实观。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现状之审视及问题之提出 第二节 梅肖尼克及其翻译诗学 第三节 翻译研究的诗学视角:现状与发展 第一章 诗学的概念与内涵 第一节 早期的诗学理论 第二节 中世纪至19世纪末的诗学理论 第三节 现当代诗学:以文学性为中心 第二章 在文学性中把握文学翻译的本质 第一节 文学性与陌生化 第二节 陌生化的多个层面 第三节 局部与整体:陌生化技法与风格 第四节 文学翻译个案分析:陌生化效果的再现 第三章 多义性及翻译对多义空间的重建 第一节 朦胧:文学作品的语义特征 第二节 朦胧的七种类型 第三节 文学作品语义朦胧之成因 第四节 翻译对多义空间的重建 第四章 “文本”的价值与翻译的标准 第一节 作为价值之体现的“文本” 第二节 作为“文本”的翻译 第三节 从文学翻译到翻译文学 第五章 论“文字翻译”的诗性维度 第一节 “文字翻译”=逐字死译? 第二节 文字性的本质及其表现 第三节 “文字翻译”:再现原作之诗性 第四节 “文字翻译”:触及存在之诗性 第六章 诗学节奏观与翻译忠实性研究 第一节 传统忠实观:难以调和的矛盾 第二节 形式与意义:从二元对立到辩证统一 第三节 诗学节奏观 第四节 忠实于节奏:从语言对等到价值重构 结论 文学翻译的根本在于文学性的传达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曹丹红,女,1980年11月生,浙江宁波人。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法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已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翻译研究和法国文学研究论文十余篇,独立或合作翻译出版了《东方之旅》、《解读杜拉斯》、《批评与临床》、《日常生活颂歌》等多部法国重要文学与社科类著作,其中与刘云虹合译的《批评与临床》(南京大学版)获得2014年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其它内容:

暂无其它内容!


下载点评

  • 加密(674+)
  • 秒传(801+)
  • MOBI(226+)
  • 原版(680+)
  • 如获至宝(1045+)
  • 解决急需(967+)
  • 无损(854+)
  • 力荐(708+)
  • 破损(680+)
  • 权威(836+)
  • 物超所值(812+)
  • 带目录(1182+)
  • 可打印(686+)
  • 可搜索(706+)
  • 分卷(394+)
  • 精排(609+)
  • 最新(245+)
  • 惊喜(357+)

下载评论

  • 用户1736294038: ( 2025-01-08 07:53:58 )

    精校版本报告资源,PDF/AZW3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资源优质。

  • 用户1730438041: ( 2024-11-01 13:14:01 )

    无延迟下载MOBI/TXT文件,完整报告推荐收藏,资源优质。

  • 用户1722956215: ( 2024-08-06 22:56:55 )

    无损版本报告资源,MOBI/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值得收藏。

  • 用户1744864220: ( 2025-04-17 12:30:20 )

    高清版本期刊资源,EPUB/TXT格式适配各种阅读设备,体验良好。

  • 用户1745327240: ( 2025-04-22 21:07:20 )

    秒传下载AZW3/TXT文件,无损教材推荐收藏,资源优质。


相关书评

暂时还没有人为这本书评论!